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后28天),由于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征的病癥,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足月兒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5~7...
包皮龜頭炎是指包皮內板與陰莖頭的炎癥。正常包皮腔內分泌的一種類脂物質,在包皮過長或包莖時,此類物質可積聚成包皮垢刺激包皮和陰莖頭引起包皮龜頭炎。藥物過敏所引起的包皮龜炎是一種延遲型變態反應,臨床上頗為常見,一般在用藥后24~72小...
灰指甲(甲癬)是皮膚癬菌侵犯甲板所致的病變,是一種發生于指(趾)甲及甲下的真菌病。真菌感染導致指甲結構改變, 顏色改變,并且相互傳染的一種真菌性皮膚病,導致指甲變形,增厚,容易脫落,分離,常有一個導致多個指甲被傳染。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蕁麻疹是由于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而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典型表現是局部或全身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劇癢難忍,撓抓后皮疹增多...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常見的有: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蛔蟲性急性胰腺炎、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等急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膽源性慢性胰腺炎等慢性胰腺炎。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組織而引起的炎癥,是細菌感染中最常見的一種感染。尿路感染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個別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糞便的性狀正常,每日排出糞便的平均重量為150~200g,含水分為60%~75%。腹瀉(diarrhea)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
慢性咽炎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常為上呼吸道炎癥的一部分,多見于成年人,病程長,癥狀頑固,較難治愈。常因急性咽炎反復發作、鼻炎、鼻竇炎的膿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張口呼吸,導致慢性咽炎的發生。另外,與某些不明原因...
肺癌發生于支氣管粘膜或腺體,亦稱支氣管肺癌。近50年來許多國家都報道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女性發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的第2位或第3位。男女發病比率為3~5s1,發病年齡多在60-79歲。肺癌的病...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癥狀...
膽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膽囊壁向囊腔內呈息肉樣隆起的一類病變。又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膽囊息肉樣病變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但以非腫瘤性病變為多,一般認為直徑15mm以上的膽囊息肉...
流行性感冒(inf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病原體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過飛沫傳播,通常有如下典型癥狀:突然快速而至的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癥...
科室:影像科
級別:
擅長:各類CT影像診斷、各類X普放影像診斷、各類MRI影像診斷、各類影像操...
科室:神經外科
級別:
擅長:重型顱腦外傷的搶救治療、各類顱腦腫瘤的手術治療、各類顱腦腫瘤的...
科室:骨一科
級別:
擅長:各種類型脊柱創傷的外科手術、各種類型關節創傷的外科手術、各種類...
科室:心胸普外科
級別:
擅長:腹腔鏡微創技術在腹部外科臨床應用及甲狀腺、乳腺、胃腸疾病等普外...
科室:手術麻醉科
級別:
擅長:小兒麻醉及危重癥圍術期管理。
科室:心胸普外科
級別:
擅長:腹腔鏡、PPH槍在腹部及肛腸外科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運用
科室:產科
級別:
擅長:專業特長:產科危重癥搶救,難產接生,新生兒復蘇。無痛人工流產術、...
科室:產科
級別:
擅長:產科危重癥搶救,難產接生,新生兒復蘇。無痛人工流產術、胎兒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