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龜頭炎(包皮炎,包皮陰莖頭炎)
- 掛號科室:
- 發病部位:陰莖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多發人群:成年男性,多半是中年男
- 典型癥狀:陰部灼熱 陰部皮膚潮紅 陰莖表淺性潰瘍 龜頭瘙癢 珍珠丘疹
一、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多因內褲摩擦、創傷或肥皂、清潔劑局部刺激引起。表現水腫、紅斑、滲出、糜爛,繼發感染有膿性分泌物,易形成潰瘍,自覺疼痛。
二、環狀糜爛性龜頭炎:龜頭及包皮炎癥損害呈環狀,或環狀有乳酪狀包皮垢,日久易破潰成淺潰瘍,若失去環狀特征則不易與淺表性龜頭炎區別。本病可單獨存在,也可作為Reiter綜合征的粘膜癥狀。
三、漿細胞性包皮龜頭炎:中年多見,為單個或多個經久不退的慢性炎癥,損害呈斑塊狀,表面光滑或脫屑或濕潤,浸潤較明顯。界清而不易破潰,表面可見似辣椒粉樣細小斑點。外形難與龜頭增殖性紅斑區別。
四、云母狀和角化性假上皮瘤性龜頭炎:龜頭損害浸潤肥厚,角化過度并有云母狀痂皮,患處失去正常彈性,日久萎縮。組織病理見角化過度,棘層肥厚,表皮突延長呈假性上皮瘤樣增生。
五、男性念珠菌性龜頭炎的發病日益增多,主要的原因是與性接觸有關。多數是性活躍的青壯年,發病前確有嫖娼史,或有較多的性伴,又或配偶有念珠菌性陰道炎并在其發病期間同房也可引起發病。
本病發生原因可分為兩類:其一,單純性或非感染因素;其二,感染性或可傳染性疾病。前者,除生理性包莖,包皮過長,性成熟以后,包皮垢刺激或少數機械懷損傷因素而發生龜頭紅腫,灼熱的炎癥改變;后者,除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包皮龜頭炎均屬之,亦就是病原微生物為主導因素所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其中以細菌性與真菌性感染為最常見。
感染性男性包皮龜頭炎的病原菌除少數毒素強的細菌(如淋菌)外,大多都為非致病性微生物,或低毒細菌往往在條件具備情況下,可成致病因素,故亦稱條件致病菌引起的疾病。
引起包皮龜頭炎的條件致病菌中以真菌、毛滴蟲或某些厭氧菌最多見,對于患包皮龜頭炎的病人來說,這類致病菌來源多為外感所致,即就是性伴帶菌而傳給男性,遇到適宜的機體條件而發病。
條件致病菌不少以女性陰道為孳生地,可因女性每月內分泌變遷,影響陰道PH條件,有利于這類寄生菌活躍繁殖,數量增多,成為發病要素,產生局部搔癢,灼熱,粘膜紅腫,充血,甚而可使粘膜發疹或糜爛。隨之刺激陰道分泌物增多,微生物(真菌或滴蟲)的產物假膜形成絮狀白帶,或泡沫樣分泌溢出,腥臭味日漸增重。在女性陰道微生物繁殖期間,男女性交,極易成為男性被感染的機會,導致包皮龜頭炎的發生。感染局部產生紅腫,發疹、糜爛、滲液及灼熱、發癢一系列癥狀。
預防與護理:
(1)注意局部衛生,每日清洗龜頭和包皮,如包皮過長要及時治療,必要時作包皮環切術,及時清潔包皮垢很有必要。
(2)夫婦一方患性器官疾病要暫停性生活,及時治療,如患有滴蟲性或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要夫婦同時治療。
(3)避免不潔性交,潔身自好。
(1)帶狀皰疹。
(2)硬下疳 為硬性潰瘍,邊緣整齊。詳見梅毒。
(3)淋病 也可發生龜頭包皮炎,但主要表現為急性化膿性尿道炎。
(4)固定紅斑性藥疹 常常由于口服磺胺類藥物或止痛類藥物引起。發生于陰部,有紅腫,常破潰,糜爛,也有復發,要仔細地詢問病史。
(5)接觸性皮炎。
(6)膿皰病等。
包皮龜頭炎的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1)赤小豆50g,粳米500g,煮粥食用,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2)鮮香椿葉250g,洗凈,切碎,調面糊和食鹽少許,素油500g,燒熱,把糊料放入油中,炸黃撈出,食之。能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3)新鮮綠豆芽適量,素油炒,拌以食鹽及調料,佐餐食用,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4)絲瓜1條,粳米 50g,白糖適量。先煮粥至半熟,入絲瓜待粥煮熟,去絲瓜加糖,食粥,可清熱解毒,涼血消癰。
(5)綠豆50g,粳米100g,共煮粥服食,能清熱解毒,消水腫。
(6)豬蹄4只洗凈,加蔥50g,食鹽適量,放入鍋中文火燉煮至熟爛,分頓吃肉喝湯,有解毒消腫之功效。
(7) 銀花15g,綠豆衣10g,代茶飲用,有清熱解毒、消腫作用。
(8)冬瓜飲:嫩冬瓜(約500g) 1個,洗凈帶綠皮切成片,加水適量,少許食鹽、調料,煮熟食用,有清熱利濕的功效。
(9)銀花、茅根各適量,煎煮代茶飲用,有清利濕熱、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