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蟲性陰道炎(陰道毛滴蟲病,滴蟲?。?/i>
- 掛號科室:
- 發病部位:陰道
- 傳染性:有傳染性
- 傳播途徑:接觸傳播,性傳播
- 多發人群:成年女性
- 典型癥狀:白帶增多 陰部灼熱 陰道膿性分泌物 外陰燒灼刺激感 性交疼痛
癥狀診斷:
一、癥狀:
主要是稀薄的泡沫狀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可伴有燒灼感、疼痛和性交痛,如伴尿道感染時,有尿頻、尿急、尿痛或血尿。約9-56%的患者可無任何癥狀。
二、體征:
體檢發現陰道粘膜和宮頸陰道部明顯充血,并有出血點,陰道內有大量白帶,呈黃白色、灰黃色稀薄泡沫樣液體或為黃綠色膿性分泌物。
三、診斷標準:
根據病史,外陰癢、多量的泡沫樣陰道分泌物,即可考慮該病。
1、必須將陰道分泌物在顯微鏡下檢查,見到滴蟲可確診。檢查滴蟲最簡便的方法是懸滴法,在玻璃片上加一滴溫生理鹽水,于后穹窿處取少許陰道分泌物,混于玻璃片上的鹽水中,即刻在低倍顯微鏡下尋找滴蟲。若有滴蟲,可見其呈波狀運動而移動位置,亦可見到周圍白細胞等被推移。對于有癥狀的患者,懸滴法的陽性率可達80-90% 。
2、對可疑患者,若多次懸滴法未能發現滴蟲,可送培養,其準確度可達98%左右。
滴蟲性陰道炎病因
1、直接傳染(30%):
經性交傳播,間接傳染:經公共浴池,浴盆,浴中,游泳池,廁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徑。滴蟲性陰道炎是從外界感染而得的,一種傳染病之所以能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者三個條件。
對于滴蟲,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而那些陰道酸堿度有改變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則更易于感染,感染滴蟲后患者能自愈者極少,即使治愈,還可以下次再感染,滴蟲病的傳染源就是那些帶蟲者和被污染的物體。
2、性生活傳播(30%):
陰道滴蟲病主要是通過性生活傳播,因此將它歸屬于性傳播疾病,在我國則傳播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我國人口多,公共衛生設施較發達國家相對落后,因此,公共場所的傳播也成為重要的傳播途徑,例如,公共浴池的坐椅或公共廁所的坐便器被帶蟲者的分泌物污染,那么后來者如果直接坐在坐椅或坐便器上就有可能被傳染,公共浴池的盆塘,夏天里密度很大又消毒不嚴的游泳池,借穿他人內褲,租用泳衣等,都可能造成滴蟲的傳播。
另外,家庭成員間互用洗浴盆,醫源性交叉感染,也是導致滴蟲間接傳播的原因。
3、寄生蟲傳播(30%):
婦科專家提示:本病的病原體是陰道毛滴蟲,毛滴蟲是一種寄生蟲,但是肉眼看不見,這種毛滴蟲呈梨形,長為10--30μm,頭部有4根與蟲體等長的鞭毛,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毛滴蟲,毛滴蟲對不同的環境適應力很強,能在25℃--42℃條件下生長繁殖,3℃--5℃的低溫可生存 21天,在46℃時仍能生存20--60分鐘,脫離人體后在半干燥的條件下也可生存數小時,毛滴蟲不但寄生于缺氧的陰道內,并可侵入尿道和尿道旁腺,甚至于上行至輸尿管及腎盂,最適宜于毛滴蟲生長的pH值是5.5~6,如pH為5以下或7.5以上則毛滴蟲的生長會受到抑制。
滴蟲性陰道炎預防:
由于滴蟲對變化的環境適應力比較強,在不同濃度的肥皂水中亦具有相當強的抵抗力,容易被傳播。因此,做好衛生預防工作尤為重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消滅傳染源。
由于本病極易感染,流行極廣,而且有相當比例的健康帶蟲者,因此,應盡可能做到對婦產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常規進行白帶毛滴蟲檢查,爭取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消滅傳染源。要達到防治目的,更應在工廠、學校、鄉鎮企業和居民中,定期開展普查和治療,并要注意對患者配偶的防治。
2、杜絕傳播途徑。
改善公民生活福利,提倡淋浴,廢除公共浴池,改坐式便所為蹲式,嚴禁滴蟲患者入游泳池,不出租公共游泳衣及毛巾。醫院用過的檢查器械及被服應嚴格消毒,檢查臺上的消毒巾,必須每人一塊,用過隨即更換。
3、做好衛生宣教工作,提高人們的預防意識。
4、嚴格管理隔離治療患者及帶蟲者。
個人在生活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1)提倡淋浴,盡量少洗浴池
由于滴蟲在外界環境中有很強的生存能力,而40℃左右的浴池溫度正是滴蟲最適合生長的溫度,因此很容易產生交叉感染。家中的浴盆使用后也要清洗干凈。排便時盡量不使用公共廁所的坐式馬桶。不借穿他人的內褲、泳衣。不到消毒不好的游泳池去游泳。
(2)減少或最好不進行性生活
配偶患生殖道滴蟲病時要減少或最好不進行性生活。性生活時要使用避孕套。
(3)清洗個人內褲要用單獨的盆具。
患者的內褲及毛巾要煮沸消毒。
滴蟲陰道炎鑒別診斷
1、霉菌性陰道炎
1)霉菌感染
霉菌性陰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霉菌感染引起。其發病率僅次于滴蟲性陰道炎。
2)念珠菌感染
最常見的癥狀是白帶多,外陰及陰道灼熱瘙癢,外因性排尿困難,外陰地圖樣紅斑(霉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典型的白帶呈凝乳狀或為片塊狀,陰道粘膜高度紅腫,可見白色鵝口瘡樣斑塊附著,易剝離,其下為受損粘膜的糜爛基底,或形成淺潰瘍,嚴重者可遺留瘀斑。但白帶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從水樣直至凝乳樣白帶均可出現,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漿液性滲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狀物。妊娠期霉菌性陰道炎的瘙癢癥狀尤為嚴重,甚至坐臥不寧,痛苦異常,也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等癥狀。另外,尚有10%左右的婦女及30%孕婦雖為霉菌攜帶者,卻無任何臨床表現。
2、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病主要是由陰道加特納菌引起的一種陰道炎,可通過性關系傳播。
此病的典型臨床癥狀為陰道異常分泌物明顯增多,呈稀薄均質狀或稀糊狀,為灰白色、灰黃色或乳黃色,帶有特殊的魚腥臭味。由于堿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類釋放,故表現為性交時或性交后臭味加重。月經期陰道PH值升高,故經期時或經期后臭味也可加重?;颊咄怅幱胁贿m感,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一般無明顯時間性,但在休息狀態及心情緊張狀態下癢感更加明顯。尚有不同程度的外服灼熱感,有的患者出現性交痛。極少數患者出現下腹疼痛、性交困難及排尿異常感。陰道粘膜上皮在發病時無明顯充血表現。
3、阿米巴性陰道炎
阿米巴性陰道炎(amebic vaginitis)多由阿米巴病原體隨大便排出后直接感染外陰或陰道。
陰道分泌物呈漿液性或粘液性,從中可找到大滋養體。當陰道粘膜形成潰瘍、出血時,則分泌物可轉成膿性或血性。有時質脆的潰瘍可出現在宮頸、外陰,融合成大片壞死。個別病例由于結締組織反應嚴重,可呈現不規則腫瘤樣增生,質硬,潰瘍面覆有血性粘液分泌物,易誤診為惡性腫瘤。
4、非特異性陰道炎
凡不是白色念珠菌、陰道毛滴蟲病或淋病所引起的陰道炎均稱非特異性陰道炎,又稱細菌性陰道病。
急性期間可有體溫稍升高,白細胞增多,全身乏力,下腹部墜脹不適感,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漿液性或血性,陰道有灼痛感。窺器可見陰道粘膜充血,有時有淺表小潰瘍,陰道內pH值偏鹼性。
5、蟯蟲性陰道炎
蟯蟲性陰道炎是由于蟯蟲寄生于人體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在人群中通過間接接觸和肛門-手-口的直接接觸方式而感染。
肛門周圍和外陰劇烈瘙癢、或伴灼痛感,以夜間為甚。增多,陰道流出多量的稀薄的黃膿性分泌物,有臭味。可有輕微的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及腹瀉等。精神不安、失眠、夜驚、夜間磨牙等。
6、過敏性陰道炎
過敏性陰道炎是指陰道黏膜出現類似于鼻、眼、肺及皮膚過敏反應的表現。
陰道分泌物增多,為膿血性白帶,并有腐爛組織排出,有臭味。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分泌物像脫脂乳粉制奶酪樣。可有瘙癢、外陰燒灼樣感,成年婦女可有性交困難。
7、結核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由結核桿菌感染而引起的陰道炎癥性疾病。結核性陰道炎是屬于生殖器結核的一種表現形式,多為繼發感染,由于本病病程緩慢,表現形式不典型,故易被忽視。
1)原發癥狀:
部分患者外觀正常,無明顯不適主訴。常主訴陰道不適、疼痛、觸痛,陰道有白色或棕黑色分泌物。部分病情較重患者可有食欲不佳、低熱、消瘦等全身癥狀。
2)繼發癥狀
:當同時伴有生殖器其他臟器的結核如輸卵管、子宮結核等時:不孕、下腹墜痛,月經異常、白帶為大量膿性或漿液性白帶等癥狀。當繼發于肺、腹膜、腸、關節等臟器的結核以及泌尿系統的結核時:可有其他臟器所引起的癥狀如胸膜痛、腹痛、尿頻、血尿、消瘦、低燒、乏力、腹瀉便秘交替、干咳、咯血等。
8、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
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由陰道嗜血桿菌所引起。
主要癥狀:白帶異常,增多,有魚腥或胺的臭味。有時白帶呈灰色乳狀且稠度很高,很像滴蟲性陰道炎癥狀。輕者僅白帶多、臭,外陰潮濕不適。常伴有陰道灼熱感、性交痛及外陰瘙癢。
9、嬰幼兒陰道炎
嬰幼兒陰道炎,多發生在2-9歲的幼女,是女性嬰幼兒的常見病。
主要是外陰、陰道癢,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陰蒂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甚至有膿性分泌物。大量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陰痛癢,患兒哭鬧、煩躁不安,甚至用手搔抓。通過手指及抓傷處,感染進一步擴散。部分可伴有尿急、尿頻。急性期后可造成小陰唇粘連,粘連時上方或下方留有小孔,尿由小孔流出。
10、老年性陰道炎
老年性陰道炎,又名萎縮性陰道炎,是一種非特異性陰道炎。
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呈淡黃色,嚴重者呈膿血性白帶,有臭味。分泌物刺激,外陰出現瘙癢、灼熱感。陰道黏膜萎縮,可伴有性交痛。有時有小便失禁。感染還可侵犯尿道而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的刺激癥狀。婦科檢查可見陰道黏膜呈萎縮性改變,皺襞消失,上皮菲薄并變平滑,陰道黏膜有充血、紅腫,也可見黏膜有出血點或出血斑,以后穹隆及宮頸最明顯,嚴重者也可形成潰瘍或外陰潮紅糜爛。
11、其他:
1)月經性陰道炎:
多由月經期不注意經期衛生,特別是使用不干凈的月經用品致使外陰受不潔之物污染引起。表現為會陰部有下墜和灼熱感,陰道分泌物增多。
2)蜜月性陰道炎:
多見于新婚婦女。主要由于不注意性器官和性生活衛生引起。表現為白帶增多,陰道內外癢痛,粘膜紅腫。
3)化膿性陰道炎:
多見于陰道撕裂或產傷的婦女。表現為白帶增多,呈黃膿樣,帶有腥味,陰道有灼熱和痛感,粘膜紅腫。
4)單純性陰道炎:
在月經來臨前一周加重,在月經過后有一定緩解。皮膚潮紅、腫脹,自覺劇烈瘙癢,可伴外陰、陰道燒灼感。大量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腐渣樣白帶??捎嘘幍捞弁?,刺激感及性交困難等。
5)軟下疳性陰道炎:
大小陰唇發生一個或數個小紅丘疹,很快破潰,擴大成黃豆大或更大的潰瘍,基底較軟,污穢、膿液多,有明顯疼痛,逐漸擴大。
滴蟲性陰道炎食療方:
1)薏米仁30克,粳米60克,冬瓜仁20克。先將槐花、冬瓜仁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吃了,每天一次,5天為一個療程。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的功效,這種方法主要適合于滴蟲性陰道炎屬于脾虛濕濁下注的患者。
2)槐花9g,冬瓜仁20g,意米仁30g,粳米60g,首先將冬瓜仁、槐花用水一起煎,然后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意米仁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每天一次,五天為一個療程。具有清熱利濕健脾的功效,主要適用于滴蟲性陰道炎屬于脾虛濕濁下注的患者。
3)首先,準備白果20g,雞冠花30g,金櫻子20g,冰糖20g,然后先將白果、金櫻子、雞冠花加入適量水煎煮,接著去渣,加入冰糖,等到溶解后,微溫飲服就可以了。每天一次,三至五天為一個療程,這種食療法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主要適用于滴蟲性陰道炎的治療。
4)可以準備雞冠花30克、鮮蚌肉10克,然后將其加水煎到20ml,加入鮮蚌肉煮熟,再加入食鹽等調料,食用即可,每天一次,三至五天為一個療程,這種藥膳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適用于滴蟲性陰道炎的治療。
滴蟲性陰道炎吃那些食物對身體好:
1)飲食之道:
宜清淡少油;宜多飲水,多食蔬菜。
2)宜多食用含維生素B豐富的食物:
例如小麥、高粱、芡實、蜂蜜、豆腐、雞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
3)宜選食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食物
,如大蒜、洋蔥、馬齒莧、魚腥草、馬蘭頭、菊花腦等。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
滴蟲性陰道炎不應該吃哪些食物:
1)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熱,使內臟熱毒蘊結,出現前后陰癢痛等癥狀,它們能助火生炎,加重癥狀。
2)忌海鮮發物:
蝦、蟹、貝等海產品會加重瘙癢。帶魚、蝦、蟹等腥膻之品會助長濕熱,食后能使外陰瘙癢加重,不利于炎癥的消退,故應忌食。
3)忌甜膩食物:
油膩食物如豬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點心等,這些食物有助濕增熱的作用,會增加白帶的分泌量,并影響治療效果,燥熱之品,如羊肉等不吃。忌肥甘厚膩、煎炸辛辣食品,例如辣椒、姜、蔥、蒜、海鮮、牛肉等。忌進補。
4)忌煙酒:
這是由于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酒能助長濕熱,故藥當禁忌,同樣,含酒飲食如酒釀、藥酒等均不宜飲用。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咨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