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成功施行首例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
【醫學前沿】
近日,德江縣人民醫院普外胸心外科成功完成了一例胸腹腔鏡中段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后12天順利康復出院。該手術的成功開展,不僅拓寬了普外胸心外科普胸疾病領域,還填補了我市縣級醫院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空白,給胸部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術前討論
患者為62歲男性,因“進食物梗噎感6月”就診于我院,入院行胃鏡結果提示,距門齒30厘米處見一新生物,考慮中段食管癌?后經病理科活檢明確診斷為“食管角化型鱗癌”。
科室經過術前評估腫瘤無外侵犯及遠處轉移,精心術前準備及討論,多學科協助,制定了具體手術方式及手術預案,3月31日,為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鏡食管癌切除術,胃食管右側胸頂吻合術(Ivor-Lewis手術),患者術后第9天便能進食,術后無任何并發癥,術后12天順利出院。
據普外胸心外科周濤主任介紹,手術是治療食管癌的首選方法。但應根據病變大小、部位、病理分型及全身情況決定是否手術及手術方式。食管癌的外科治療有多種手術方式,對于該患者,為中段食管癌,結合患者既往頸部有手術病史,頸部存在粘連,術式適宜行經右胸、腹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頂吻合(Ivor-Lewis手術)。大多數胸部疾病(包括肺部良性腫瘤,肺部惡性腫瘤、食管腫瘤、縱觀腫瘤及胸膜病變)行傳統開放手術,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特別是食管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特別高。
胸腔鏡手術作為一種成熟的微創手術技術在胸部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價值已經得到公認,取得了與傳統開胸手術相同的結果。胸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胸相比,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微創優勢明顯。
目前發達地區各三級醫院及我省部分三甲醫院均已成熟開展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在臨床實踐中,胸腹腔鏡治療食管癌是胸部疾病中難度很高的一類腔鏡手術,需要同時具備開胸基礎和腔鏡兩項技術,在此之前,我市各縣級醫院在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尚屬空白。普外胸心外科抓住醫院發展契機,在醫院領導大量支持下,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在臨床工作中借鑒國內外經驗并根據自身情況不斷總結手術中相關情況,在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及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成熟開展的技術保障下,根據腔鏡手術有限的操作角度和胸腔解剖特點,掙脫傳統開放手術切除步驟的約束,率先在我市縣級醫院中開展了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
近年來,德江縣人民醫院普外胸心外科特別是2015年被評為市級重點建設學科以來,采取胸腔鏡治療胸部腫瘤,取得良好社區效應,不僅為患者治療提供便利,減少患者外出診治額外花費的人力、財力,還通過胸腔鏡探查活檢,篩選出大量早期惡性腫瘤,讓曾因隨訪觀察而失去最佳手術治療機會的疾病得以早診斷、早治療。
(周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