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全市市縣級醫院首例腹腔鏡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
【醫學前沿】
(婦科 晉嬌嬌)
近日,德江縣人民醫院婦科成功完成腹腔鏡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患者術后5天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為57歲女性患者,2年前因宮頸病變在院外行宮頸手術1次,此次因“發現宮頸病變18天”就診于德江縣人民醫院,入院后行婦科檢查:宮頸萎縮,呈糜爛樣改變,宮頸癌篩查液基細胞提示ASC-H,HPV 16型及HPV18型陽性。宮頸活檢提示慢性宮頸炎,局部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CIN II級)并累及腺體。據患者年齡及宮頸病理報告情況,建議患者先行宮頸冷刀錐形切除術,待病理結果回示后再確定是否行全子宮切除術,但患者非常焦慮,堅決要求行全子宮切除術。
婦科經過精心術前準備及討論,制定具體手術方式及手術預案,為降低患者損傷及縮短住院時間,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后定于8月18日在全身麻醉下為患者行腹腔鏡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手術順利,患者術后無任何并發癥,術后5天順利出院。
據婦科主任蔡艷介紹,手術是治療宮頸上皮類瘤變(Ⅱ--Ⅲ級)的首選方法。但應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病理結果及全身情況決定是否手術和手術方式。對于該患者,為CIN II級伴累及腺體,結合患者既往宮頸有手術病史,且目前宮頸已萎縮,行宮頸冷刀錐形切除術不除外殘留病灶,向患者及其家屬交代病情后要求行全子宮切除術。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的術式有:1、傳統的開腹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術后腹部切口疤痕大、切口容易脂肪液化、感染、愈合不良或裂開,需再次縫合可能。2、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雙附件切除術:該術式手術視野不清,術中容易損傷鄰近器官,術中止血不徹底,術后縫合線脫落至大出血,不除外再次手術可能。3、腹腔鏡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手術視野寬敞,不容易損傷鄰近器官,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上世紀末,微創技術受到婦科及外科各個領域的重視,腹腔鏡技術被廣泛運用。腹腔鏡手術作為一種成熟的微創手術技術在婦科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價值已經得到公認,取得了與傳統開腹手術相同的結果。由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相比,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微創優勢明顯。目前發達地區各三級醫院及我省部分三甲醫院均已成熟開展腹腔鏡下各種手術。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需要同時具備開腹基礎和腹腔鏡兩項技術,在止之前,我市各縣級醫院在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尚屬空白。
德江縣人民醫院婦科抓住醫院發展契機,在臨床工作中借鑒國內外經驗并根據自身情況不斷總結手術中相關情況,在開腹技術及腹腔鏡技術成熟開展的技術保障下,根據腹腔鏡手術有限的操作角度和盆腔解剖特點,掙脫傳統開放手術切除步驟的約束,率先在我市縣級醫院中開展腹腔鏡下子宮脫垂-骶骨前縱韌帶懸吊術和腹腔鏡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該手術的開展,不僅拓寬了我院婦科子宮疾病領域,還填補了我市縣級醫院腹腔鏡下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空白。
德江縣人民醫院婦科近年來特別是被評為市級重點建設學科以來,不斷開展婦科新技術,取得良好社會效應,為患者治療提供便利,減少患者外出診治額外花費的人力、財力,減輕患者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