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日報】德江縣人民醫院創新發展帶來華麗轉身
| 2015-06-26 08:21:03
德江縣人民醫院創新發展帶來華麗轉身
張金美 記者 楊樹潔
張金美 記者 楊樹潔
業務收入從數千萬元到2個億,醫患關系從緊張轉變為良性,率先在全市縣級醫院中邁入三級綜合醫院行列,連續3年效能考核第一……從陷入發展低谷到走在全省縣級醫院前列,德江縣人民醫院創造的奇跡,不可復制!作為德江縣唯一一所三級綜合醫院,該院是德江縣乃至黔東北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縣級醫院,也是全縣醫療救護和醫學科研教學中心。服務范圍輻射沿河、印江、思南、務川、鳳岡等周邊縣,服務人口200余萬。
創新發展下的德江縣人民醫院,正圍繞建設黔東北區域性醫療救治中心,以發展的眼光、科學的視角、嶄新的姿態和豪邁的氣概,朝著三乙醫院的發展目標闊步前行。
創新之“美”:發展鑄輝煌
2014年2月24日,對于德江縣人民醫院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該院順利通過二甲復審及三級綜合醫院認定,成為全市首家通過三級綜合醫院認定的縣級醫院,標志著該院邁入了三級綜合醫院行列。最新數據顯示,該院在全省縣級醫院中排名前三。
然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5年前,該院醫患糾紛頻發、專業人才流失嚴重、業務收入數千萬元,群眾滿意度低、效能考核掛末。
“如今,這樣的情況一去不復返了!”該院院長楊定光自豪地說。5年過去了,醫院不僅摘掉縣效能辦要求整改的帽子,并且在最近3年連續獲得效能考核一等獎。
2010年12月,楊定光臨危受命調入德江縣人民醫院主持全面工作。他帶領他的團隊,緊緊圍繞建設黔東北區域醫療救治中心發展目標,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促發展,以服務樹形象,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經濟、便捷的醫療服務,有力地促進了醫院快速健康發展,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在全市同級醫院中,該院有足夠的資本榮耀:先后榮獲貴州省“紅旗文明單位”稱號、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狀、貴州省“五好”基層黨組織 、全省“群眾滿意的醫療衛生機構”、全省“十佳服務窗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最具惠民醫院”等榮譽稱號。
取得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主要業務指標也年年攀升:2012年,業務總收入增長32.1%,首次突破億元大關;2013年,業務總收入增長25.6%,達到1.7億元;2014年,業務總收入增長31%,達到2.2億元。
人才之“美”:夯實基礎謀新篇
一切的競爭都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該院領導班子高瞻遠矚實施人才戰略,從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入手,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有重點地選送技術精、醫德好的業務骨干到上級醫院進行進修深造,聘請省內外專家來院講學、技術示范和指導,醫院的醫療水平得到了穩步提升。“醫院要發展,人才是根本。”在楊定光看來,任何一家有影響、有名氣的醫療機構,都在本地區、本行業擁有若干具有知名度的優秀人才。這些優秀人才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其精湛的業務技術、豐富的診療經驗,是醫院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根本保障。“我們要把醫院打造成群眾滿意、政府放心、員工幸福、名副其實的三級綜合醫院和區域性醫療救治中心,就必須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惜‘重金’引進緊缺急需的優秀人才。”楊定光說。
“是楊院長渴望醫院發展的真情感動了我。”2012年從省醫退休的周英教授,謝絕了5家醫院的爭相高薪聘請,卻接受了德江縣人民醫院的聘書。
在設備投入方面,根據醫院發展需要,高標準 、高質量進行設備引進和更新。該院通過貸款和自籌的方式,引進了飛利浦1.5T核磁共振、飛利浦16排螺旋CT、飛利浦DR+X線攝影系統、美國數字減影C型臂X光機等國內外先進 的醫療設備。
醫療技術是衡量一家醫院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也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近年來,該院憑著過硬的醫療技術,搶救和治療了數以萬計的危重患者,成功開展了心臟、神經介入術;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術;肝癌、肺癌射頻消融術;深部腫瘤熱療術;顱內腫瘤摘除;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等多項高難度手術。
完善基礎設施,構建安全、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德江縣人民醫院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了2.4萬平方米的外科大樓,擴建了1600平方米的醫技大樓,大大緩減了醫院業務用房不足的局面。投資15億元,占地393畝,服務人口300萬人,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規劃的城北新區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形象之“美”:優化服務樹標桿
“您好!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助?”如今,走進德江縣人民醫院,就會有面帶微笑的工作人員主動上前服務,溫馨和人性化的服務會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近年來,該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在“增、改、優”上下功夫,簡化和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提高社會滿意度。
“增”:增設專科門診,全院30多位副高以上醫師,分別按專科坐診,緩解門診就診壓力;增設收費、掛號服務窗 口,減少患者排隊等候時間;增設社會服務部,主要從事人文關懷,出院回訪、人性服務等工作;增設專家熱線和院長熱線,24小時接受群眾咨詢和監督;增設導醫臺,安排專職導醫護士,實行全日、全程導診服務;增設輪椅、推車等便民設施,方便老年患者和行動不便的患者就醫。
“改”:改變門診坐診時間。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與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滿足患者不同就醫需求,該院門診打破幾十年老規矩,實行中午不休工作制度,極大方便了外地患者看病就醫。
“優”:優化服務流程,實行就診卡制度,方便患者就診;優化看病流程,減少排隊現象,縮短等候時間。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是我們不變的追求。”楊定光告訴記者,醫院始終把患者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竭力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先后推出了40多項便民惠民措施,極大地改善了醫患關系,提升了醫院的社會形象,實現了醫院收益與患者利益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良好局面。近三年收到患者及患者家屬感謝信600余封、錦旗100余面,患者滿意度均在97%以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德江縣人民醫院正圍繞建設黔東北區域性醫療救治中心,以發展的眼光、科學的視角、嶄新的姿態和豪邁的氣概,朝著三乙醫院的發展目標闊步前行。
(編輯:張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