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網]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德江人民醫院院長楊定光
2010年,貴州德江縣最重要的醫療基地——德江縣人民醫院連續出問題:醫患糾紛頻發、技術人才流失,年底全縣的效能考核掛末、被列為整改單位……
同年12月,德江縣政府任命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楊定光出任德江縣人民醫院院長。
2013年1月,德江縣人民醫院以全省二級醫院第一名的成績,榮獲貴州省“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稱號,并上報衛生部參加全國的“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的評選!
兩年,德江縣人民醫院為什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的歷程能給予我們什么啟示?為此,我們不能不把目光放在德江縣人民醫院院長楊定光的身上。
一、職業奉獻造大船
楊定光的工作拼命精神在德江是出了名的。他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醫院創二甲的歷程。他要求醫院各級干部要率先垂范,工作天數五加二、沒有節假日,這樣群眾才會白加黑。全院從上到下不計報酬、不講得失、以院為家,終于高分通過了二甲的評審,并在銅仁市首家通過二甲醫院的復核。那一刻,醫院領導、員工都留下了激動的熱淚……
談到這段經歷,楊定光說:“領導就是帶頭干、領著干,還要輔導怎么干,要干得最多!”
二、關愛職工聚人心
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楊定光堅信這樣的道理:要想感動患者,必須首先感動員工;感動10名患者,不如感動5名員工,因為感動5名員工,她們感動的絕不止10名患者。
于是,楊定光著首成立了醫院工會,職代會也實行民主管理;把300多招聘人員的養老保險問題逐步解決;每位員工過甚日的時候,會收到一束鮮花、一份禮金和一條院長祝福的短信;每年選派50名員工到省級醫院進修;職工平均待遇兩年增長了113%……
這一系列人性化的舉措,帶來的是醫院兩年無一名專業人員流失,相反外縣及省里醫院的專家卻慕名而來,整個醫院奮斗、上進、的作風開始形成,患者的滿意度達95%以上。
三、重金請人才,設備要保障
“從德江到貴陽,老百姓坐車要8個小時,大病、重病送過去根本來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醫院沒有很好的技術與人才,那就是對德江人民的犯罪。”德江縣人民醫院院長楊定光很有感觸地說。
“上崗即拿到10萬元住房首付款,并獲得一次性安家費10萬元……日前,德江縣人民醫院不惜“重金”,成功引進一名特殊人才。”當地媒體對德江縣人民醫院重金請人才的做法進行了廣泛報道并傳為佳話。
按照楊定光院長“專家、技術、設備一個都不能少”的要求,德江縣人民醫院每個臨床科室都以專家為核心,因為專家好比球隊中的精神領袖,是凝聚力的象征,專家代表了精湛的技能、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醫德。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德江縣人民醫院逐步打造出一支技術精湛、醫療水平高超、治療手段豐富的頂尖專業醫療隊伍。醫院匯聚全國各地名醫名家,有13位具有高級職稱、臨床經驗豐富的權威醫學專家,84位中級醫學人才組成20個臨床科室醫療技術骨干,確保療效安全。
為確保醫療質量與療效,醫院斥巨資引進一系列高精尖醫學領域檢查診療設備,擁有飛利浦—6000型雙排螺旋CT、數字彩超,美國數字減影C型臂X光機,島津500mAX光機等先進的醫療設備,基本上杜絕了漏診、誤診現象,提高了治療率和治愈率。不僅極大地幫助了治療醫生的臨床診斷,又縮短了患者病愈的時間,醫療質量和療效都有了很好的保障,患者的出入院診斷符合率達85%以上,高出部頒標準5個百分點,醫院的業務收入也由2010年的5000余萬元,增長到2012年的1.16億元,兩年翻了一番!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