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故事】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
【“天使”故事】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
(肝膽外科護士秦婭演講)
“德江縣人民醫院5.12國際護士節暨書香閱讀”演講比賽內容之一,講述“白衣天使”的真實故事。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杖佛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
我是一名外科護士,從事護理工作已經有五年時間了,每天穿梭在病房間,干著平凡而又瑣碎的工作。有很多朋友問我,為什么選擇學護理?不僅辛苦,又臟又累,還得不到尊重?我也曾千百次的問自己,是否甘心一輩子做這樣平凡的工作,讓可愛、單純、美麗的青春歲月從忙忙碌碌的手指間匆匆溜走。
直到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屬對我說的話,讓我堅定了信心!
護理工作雖然平凡,但我也要在平凡中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那是2016年的秋天,我當時懷著我的寶寶已經有七個月了,在值夜班,有一名車禍傷致脾臟破裂的患者急診入院,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手術,由于患者雙手都在靜脈輸液,我只能在下肢為患者靜脈采血,患者是一名建筑工人,下肢全是水泥,而且非常冰冷,我顧不得那么多了,立馬蹲下,脫掉患者的襪子,用雙手使勁的搓,當患者的腳背終于有一絲溫暖時,我內心激動得像個有了糖吃的孩子,血終于采集好了,我準備站起來,卻發現無論我怎樣努力,就是站不起來,這時,一位患者家屬走過來把我扶了起來。手術非常順利,看著患者家屬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神情,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患者家屬向我走過來,他說:“你挺著這么大的肚子還在上夜班,真是辛苦啊”。我心里一頓哽咽,眼淚差點奔流而下,作為一名孕婦,身懷六甲還堅守在一線,為病人的健康保駕護航,也許,我們不是合格的妻子,不是稱職的母親,但我們必須是優秀的護理工作者,接著,患者家屬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你是一個好護士”。
“好護士”!多么樸實溫暖的一句話啊,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季喝了一碗熱騰騰的湯,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上心頭。
從事護理工作,我學會最多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在這里,我見證了許許多多個關于死亡和康復的故事,看到許多次的生離死別,也感受到了他們對生的渴望。我想我更多要做到的是給予他們對“生”的希望,不只是成為一名擁有技術的專科護士,更是成為一名“有溫度”的護士。其實,生活中的我是個“暴脾氣”,但是,面對患者,面對工作,我總是會變成另外一個自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細心。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收起自己的小任性,管理好自己的小脾氣,多與患者溝通,多一些關心和鼓勵,用我們的愛安撫患者的病痛。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要有一張微笑的臉,熱情的心,輕輕地問候,靜靜的聆聽,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小問題。
做一名有溫度的護士,應該有一雙溫暖的手。十指連心,手暖則心暖,在患者緊張無助的時候,請攥著他們的手,給他們送去支持和鼓勵。當天冷的時候,先溫暖自己的手,再去給患者實施操作,我們是這樣做的,我堅信溫暖是可以傳遞的。
我知道這些都不是難事,這些熱情我們都有,這些溫情的動作我們也時常在做,這些溫暖我們也在給予,我們的溫度也一直存在,只是日復一日忙碌的工作有時候磨去了我們的耐心;我相信通過我們的換位思考,假如久病纏身的是我,是如何期待一個溫暖的護士專業的照顧,這樣我們就會常常想起林巧稚前輩的感悟:很少是治愈,常常是安慰,總是在陪伴。
是的,我們可以,亦醫亦家,亦護亦子。最大的溫暖莫過于家,最有溫度的人無非就是家人,我們護士就是他們最親的家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