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又稱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是紫癜,是最常見的一種血小板減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壞,導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數目減少。臨床上以自發性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血小板計數減少、生成時間縮短和抗血小板自身抗體形成,骨髓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等為特征。臨床上將之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多見于兒童,慢性型多發于中青年女性,男:女為1:4。
1、活動指導
當血小板<50×109/L時,不可做強體力活動,可適當散步、預防外傷;當血小板<20×109/L時需臥床休息,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體受傷的因素,避免碰撞,禁用牙簽剔牙或用硬毛刷刷牙;當血小板<10×109/L時應絕對臥床休息。
2、飲食
宜進軟食,勿過熱,給予營養豐富(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易消化軟食,飲食清潔衛生,不可過熱。忌生硬飲食。忌生姜、蔥、蒜,因對血小板有破壞作用。飲食仍需注意低鹽、高鉀、高鈣。如有消化道出血,應進半流質或流質,忌食煙酒辛辣刺激之物。
3、用藥指導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減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其治療藥物首選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此藥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月經紊亂、滿月臉、向心性肥胖、骨質疏松易骨折、部分病人可出現失眠等不良反應。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需按醫囑、按時、按劑量、按療程用藥,不能擅自增減劑量或停藥,以免加重病情。為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應飯后服藥,必要時可增加胃黏膜保護劑或抑酸劑。應定期復查血常規,以了解血小板數目的變化。指導療效的判斷和治療方案的調整。
2
用藥間勿飲酒及咖啡,進餐時或餐后服用,與牛奶同服可減少胃腸道反應。
3
長期服用者應低鹽飲食,多進清淡及高鉀(香蕉、綠色蔬菜、蘆筍、全麥片及柑橘等)食品,多進食高鈣的食品(如堅果、牛奶、骨頭湯等)
4
長時間用藥后出現向心性肥胖在停藥后可逐漸恢復。
5
長期用藥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應及時處理身體各部位的小感染灶。預防感冒,密切觀察紫癜的變化,如密度、顏色、大小等,注意體溫、神志及出血情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預后和轉歸,從而予以及時的處理。斑疹病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或九華粉洗劑涂擦,注意皮膚衛生,避免抓搔劃破皮膚引發感染。
4、生活指導
(1)避免增加顱內壓的因素及便秘,防治腦出血,便秘時可口服液狀石蠟或使用開塞露解除便秘。
(2)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免劇烈咳嗽,增加顱內壓。
5、病情監測指導
皮膚粘膜出血的情況,如瘀點、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等。有無內臟出血的表現,如月經量明顯增多、嘔血或便血、咯血、血尿、頭疼、視力改變等。一旦出現皮膚粘膜出血加重或內臟出血的表現,應及時就醫。
項穿刺后延長壓迫時間,避免肌肉注射,鼻出血患兒應平臥,頭部或鼻部冷敷,用力壓鼻翼部,也可用棉球填塞,并請醫生處理。指導家長會識別出血征象:如消化道出血常有腹痛、便血;血尿、腰痛提示腎出血;劇烈頭痛警惕顱內出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