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是什么?有何表現?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分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本病進展緩慢,常反復發作,中年以上好發病,并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的傾向。多數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飽脹不適,隱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
2、得了慢性胃炎,要注意什么?
1)急性發作時應注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請勿緊張。病情緩解后,可適當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
2)保持口腔清潔,每日晨起,睡前,進食前后刷牙或漱口,可增加病人食欲。
3)飲食可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變換食物的色,香,味,可刺激病人食欲。
4)、避免攝入過甜、過冷、過咸、過辣的刺激性食物和飲濃茶、咖啡、酒。
5)避免服用大量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藥物,它們對胃黏膜有刺激。
6)果膠鉍為常用制劑,因其在酸性環境下方起作用,宜在餐前半小時服用,其副作用可出現便秘和大便呈黑色,停藥后自行消失。
3、胃鏡檢查如何配合?
胃鏡檢查前應空腹8h以上,檢查前勿吸煙,勿進食水、勿服藥等,若裝有活動性假牙,應在檢查站前取下,以防脫落發生窒息。檢查術后未取活檢的患者術后約1小時 后才能吃溫涼流食,取活檢者則需2小時后始能進食溫涼流質飲食,以減少對胃黏膜創傷面的摩擦。術后可有咽喉部不適或疼痛,或出現聲音嘶啞,用淡鹽水含漱或用潤喉片。無痛胃鏡檢查后2小時暫時不要開車,不要高空作業, 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