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約】食道異物
【健康有約】食道異物
食道異物是經口食物咽下時停留在食道內以吞咽困難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疾病。常見的異物有魚刺、棗核、義齒、硬幣、肉骨、雞鴨骨等。主要癥狀是吞咽困難、疼痛、呼吸道癥狀、食道穿破引起感染者發生食道周圍炎、食道周圍膿腫、縱隔膿腫或膿胸,有時異物落入膿腔中甚至形成咽瘺或食道氣管瘺。
術前指導
指導患者立即禁飲禁食,遵醫囑行術前準備。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配合完成檢查(患兒盡量避免哭鬧,以免異物移位導致窒息)。
二、術后宣教:
術后患者應去枕平臥6小時。
飲食:異物取出后無明顯黏膜損傷的,禁食6小時后進冷流體飲食或半流質,1-2天后改普食。食道損傷嚴重的留置胃管或延長禁食時間,留置胃管的患者術后6小時后予鼻飼流質飲食。
觀察咽喉部創口疼痛及有無滲血,少許滲血或痰中帶血為正常現象。
按醫囑用藥,如有氣急、體溫高、胸骨后疼痛等異常現象及時通知醫務人員,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異物進入胃內者注意觀察大便3天,可照常飲食,如異物排出仍有腹痛,需報告醫生。
注意休息,適當室內活動。
出院指導:
術后1周內勿進食過熱食物,忌煙酒及刺激性食物,進軟食。保持口咽清潔,防止呼吸道感染。
食時要細嚼慢咽,不宜過于匆忙,牙齒脫落較多或用假牙托的老人應該尤其注意。損壞的假牙要及時修復,以免進食時松動、脫落,誤吞成為異物。
教育小兒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習慣,以防不慎咽下。進食時不要嬉笑、哭鬧、打罵。
誤吞異物后忌自吞飯團、饅頭、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立即送醫院手術取出(手術常需全麻,術前禁食水6小時)
出院1周到門診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