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約】鼻出血
【健康有約】鼻出血
耳鼻咽喉科供稿0856——8526402
又稱鼻衄,多因鼻腔局部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出血部位大多數在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區,其常見的原因包括局部粘膜糜爛、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及高血壓、動脈硬化癥、腎炎、血液系統疾病等。鼻出血病因可歸納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宣教:
1、首先要安慰出血者,盡力解除其緊張心理,使其保持鎮靜;因為情緒緊張會使體內不斷分泌腎上腺素應激物質而加重出血。
2、使病人采取坐位或半臥位,頭部抬高,這樣可減輕鼻腔局部充血和水腫,減少出血。
3、出血輕者可用少量消毒棉球堵塞出血點或用手將鼻翼捏緊10~15分鐘,同時用冰袋或冷毛巾濕敷前額及后頸部,以促使血管收縮而減少出血。血液流入口腔必須輕輕吐出,因為咽入胃內可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另外也便于觀察出血情況
4、飲食與營養:鼓勵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富含鐵質而容易吞咽的食物,如冷牛奶等流質、半流質或軟食。大出血時給予禁食。
5、保持口腔清潔:用漱口液漱口,每日4~5次,因為前后鼻孔填塞,呼吸全靠口腔進行,易造成口唇干裂,故應多飲水,口唇涂石蠟油。
6、休息與活動:輕度鼻出血以安靜休息為主,采取半臥位或坐位頭部抬高。鼻出血多時臥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動,禁忌長時間低頭活動,以免加重出血。
7、后鼻孔填塞者應盡量避免打噴嚏,以免紗條松動引起出血(欲打噴嚏時可做深呼吸),還應注意前鼻孔的固定絲線有否松動、折斷,一旦發現就及時處理,以防紗球脫落導致窒息。
8、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防止用力排便引起鼻出血。高血壓引起的鼻出血患者,還要指導其低鹽、低脂飲食。
出院指導:
1、如病人出院后需繼續用藥,教會病人正確使用滴鼻藥的方法。
2、注意勞逸結合,積極鍛煉身體,防止受涼,預防感冒,避免情緒激動。
3、預防鼻黏膜干燥,禁止長期應用麻黃素等黏膜收縮劑。室內應保持一定濕度,勿用力擤鼻或挖鼻。
4、高血壓患者應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
5、積極治療鼻腔疾患及原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