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約】慢性腎衰竭
【健康有約】慢性腎衰竭
呼吸腎內科0856——8526505
慢性腎衰竭是發生于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終末期的一種臨床綜合征。以代謝產物的潴留、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和全身各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
一、病因:
1、腎臟本身疾患,如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及腎結核等。
2、繼發于全身疾病的腎臟病變,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
3、慢性尿路梗阻,如輸尿管結石、尿道狹窄、前列腺肥大。
4、遺傳性疾病,如遺傳性腎炎。
二、主要癥狀:
1、胃腸道表現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初期以厭食、腹部不適為主,以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口腔粘膜出血,甚至有消化道大出血。
2、血液系統表現主要為貧血,貧血程度與腎功能下降程度密切相關。另一表現是出血傾向,常有皮膚瘀斑、鼻出血、月經過多、外傷后嚴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3、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是腎衰竭的早期癥狀之一。
4、皮膚瘙癢是常見癥狀,有時難以忍受;尿毒癥面容:面部膚色常較深且萎黃,有輕度浮腫感。
5、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可導致水腫、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三、飲食指導:
1、透析前應予低蛋白飲食,蛋白質每日限制在30克左右(0.6g/kg/d),且要求60%以上的蛋白質必須是富含氨基酸的優質蛋白,如雞蛋、瘦肉、牛奶等;透析后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1.0-1.2g/kg/d);盡量少食花生、蠶豆、綠豆、赤豆等植物蛋白。
2、供給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
3、有少尿、水腫、高血壓和心力衰竭者應限制水、鹽攝入。
四、休息與活動
1、避免過勞、受寒感冒。
2、在嚴重貧血、出血傾向、心力衰竭及骨質疏松時,要注意臥床休息,以減輕腎臟負擔。
3、保證充足的睡眠,在緩解期可適當活動,但應避免活動量過大,謹防骨折。
五、用藥指導:
1、腸道透析藥如生大黃、腎衰寧、尿毒清等,經胃腸道不吸收,可長期使用,其有腹瀉、嘔吐等胃腸道反應,一般不需停藥。
2、常用降壓藥有:硝苯地平、貝那普利、纈沙坦、非洛地平、特拉唑嗪、替米沙坦等,注意在使用降壓藥過程中,從臥位起床時先床邊坐幾分鐘,然后緩慢站起,以防體位性低血壓及暈厥。
3、常用糾正貧血藥有: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葉酸、速力菲等,注意速力菲應飯后服用并忌茶,如有黑便可能與速力菲中的鐵劑有關,不需緊張。
六、康復指導:
1、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由于鈣代謝失常引起骨質疏松,要注意安全,防止骨折,因有凝血異常,要防碰傷跌傷。
2、 因免疫功能低下,貧血、營養不良等易致感染,要積極防治。
3、 定期隨診。
4、 發生瘺管、血管通道阻塞或有感染應隨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