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人民醫院社會服務永遠在路上
——一篇回訪工作日記
7月22日,遵醫附院德江縣人民醫院社會服務部和宣教科一行6人組成回訪組,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界鄉回訪出院患者,用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現場征求患者對醫院的意見和建議,并為他們送上慰問品。
回訪組一行一早出發,在中界鄉衛生院副院長冉學茂的熱情帶領下,頂著烈日,翻山越嶺,到近段時間出院的患者家中看望回訪。
大龍村55歲楊某患氣喘多年,過去一直沒在意。今年4月份,他呼吸變得急促,病情開始加重,精神狀態也出現問題,家人立即把他送到德江縣人民醫院治療,經過呼吸內科的精心治療,現在他的胸悶氣喘現象減輕了不少,咳嗽也好了很多,看到我們來到家中急忙端上自己種植的李子,不停念道“想不到今天你們這么老遠還特意來看我!”“以前我天天咳嗽,一到季節變換就喘得難受,非常痛苦,去德江(德江縣人民醫院)治療后,現在病情得到明顯好轉,生活也舒心多了,現在正是空心李大收成的時候,每天我還能去果林摘上200斤去市場賣呢”
“楊叔,現在雖然是果子的收益時期,但是您要每天要記得正規用藥,注意劑量,千萬不要著涼,最近天氣炎熱也要注意中暑,摘李子背去賣這些重活要交給子女們去做,有什么不舒服隨時和我們聯系。”社會服務部強醫生叮囑道。臨走,楊某非要送每人幾斤空心李,但我們一一謝絕了。
經過鄉間小路的顛簸,我們又來到皂角水村王大爺家里。70歲的王老爺子因春節期間出門摔傷,導致股骨頭斷裂,經過骨科的精心手術治療,現在已基本康復。王老爺子也說出了他的心里話:“受傷當時,也考慮過去重慶的醫院治療,但是聽說德江醫院(德江縣人民醫院)骨科實力也非常強,崽崽們(子女)也是說德江醫院服務態度也好,對我們沿河的病人還有優惠的政策,報銷比例比在重慶治療要高,現在高速路也通了,快得很,所以我們就選擇到了德江,沒有想到手術這么成功,十來天就出院了,對了,那個肖長青主任的電話我都是存起的,上個星期他還在打我電話問我呢,等我硬是走得了,我一定要去看他。”看到他恢復良好,大家都很開心,詢問他最近的身體康復情況,反復叮囑其要注意活動,不要走遠路,避免下雨天出門,看到王老爺子臉上綻放的笑容,回訪人員也放下心。
回訪人員的貼心關懷,一下子拉近了醫患距離。“烈日當頭汗夾背,回訪服務爽心田,山間白衣出何處?拍手叫嘆好德醫。”山路上宣教科工作員與大家來興玩起打油詩,引起一路笑聲。回訪工作隊一行晚上11點順利返回德江,有工作員調侃道:“今天能在12點上床休息,真是太給力了。”
“今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回訪工作,讓出院患者與醫護人員零距離接觸、經常性交流,讓廣大群眾能在直接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牌專家的服務,盡管德江和沿河是2個行政縣,山路也多,我們社會服務部服務能力也還有待加強,但是我們覺得社會服務無邊界,社會服務無上限,社會服務的工作永遠在路上。”社會服務部負責人田家旭說。
近年來,遵醫附院德江縣人民醫院積極開展入戶回訪活動,切實增強醫患溝通和了解,拉近了醫患距離,和諧了醫患關系,取得了廣大群眾的高度信任和贊揚。
(編輯: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