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善洲同志二十個工作細節給我的啟發
觀看電影《楊善洲》有感
楊定光
一、楊善洲同志的細節
1.參與協調兩鄰縣干旱爭水、在爭執不休時,楊善洲要求縣長互換;
2.開會不準喝水,體會百姓缺水之苦;
3.臨時召開地委會決定,取消建辦公樓,用于抗旱;
4.參與群眾慶祝久旱下雨“這回是老天救了我們,今后我們一定不靠天、不靠地,自己當龍王”;走訪基層時親自幫助老百姓插秧;
5.家住農房,女兒險些輟學,拒絕為次女辦理農轉非;
6.女兒結婚未參加,而去參與試驗田收割“開鐮”儀式;
7.退休時決定回家牽頭種樹(決心保障水源,打造定西糧倉),而不去昆明干休所:“不能將蒼山翠柏變成光禿禿的交給子孫”;
8.退休時只有一個手包、一個背包(馬馱行李,無迎來送往),臨行前的宣誓儀式上背誦黨的誓言;
9.召集村民看《廬山之戀》,以樹襯美景,召開動員會、荒坡入股,號召大家種樹,夜宿山頭,風卷帳蓬,條件艱苦;
10.第一次栽種的樹全死了,因為飛機草長勢極強,后親自查閱有關資料,改成全部種高于50公分的苗,所以成活率高,很快成林;
11.輟學孩子放野火,了解情況后召集相關部門將代課老師轉正,自己女兒為解決兩地分居申請調回不予辦,“公是公,私是私”,導致其母其妻,其女傷心痛哭,甚至其母臨終前仍放心不下;
12.號召大家上街撿果核作種子;
13.金果蘑菇、養殖山雞,實現了果→草→畜,果→禽→果的循環經濟;
14.放假讓工人帶勞動成果回家嘗,讓身邊人享受成果開始;
15.公車私用“打里程、“較真”,我就不信當司機還比當地委書難;
16.共飲三杯酒(大家辛苦、老李風濕,安排調整周波去縣林業局上班——開了一次后門——圈訂一樁婚事)”,而女兒終靠自己考上了中心小學任教;
17.成林56319畝,由周波當林場場長(大亮山),并交給了國家,國旗飄揚,分紅給農戶;
18.晚年看望樹林稱“孩子”、攜妻拜岳父墳的獨白;
19.縣里獎金10萬元、地區獎金20萬元的分配,骨灰分3份;
20.大旱之年車排長隊去大亮山拉水,群眾自發來看其住院,禮品是一挑“大旱之年大亮山的水”。
二、給我工作的啟發
1.要講究工作方法,善于發動,換位思考,找準問題關鍵所在(細節1、9、10、11、13);
2.要體恤民情,以實際行動體驗缺水之苦(細節2);
3.要以民生為重,分輕重緩急(細節3);
4.要與民同樂、同慶、同勞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細節4、6、7);
5.要公而忘私,公而拒私(細節5、6、11、15、18、19);
6.要艱苦樸素,兩袖清風(細節8、9);
7.要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細節7、8、9);
8.要勤儉節約,但會算賬(細節2、3、8);
9.要宣傳推介,從身邊人享用,宣傳開始(細節14);
10.要關愛職工(細節14、16、17);
11.要無私奉獻,成果國有,心系家國,情撒大地(細節8、19);
12. 要從長計議,抗旱排澇,生態是大自然最好的氣候調節器,(細節20)。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崗位的差別,有些啟發只求明白于心,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如“號召上街撿果核”,在當下就不盡然適用,因為種子花不了幾個錢,而我們在單位工作一天要多做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就更值得深思和選擇性吸收……。(作者系德江縣人民醫院院長)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