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德江:探索公立醫院“三維三化”黨建新路
近年來,銅仁市德江縣探索公立醫院“三維三化”黨建新路,通過理順機制強堡壘、敬才愛才促融合、志愿服務聚民心“三維”發力,推進公立醫院組織標準化、隊伍專業化、服務系統化“三化”建設,從根本上提升了公立醫院黨組織的領導力、凝聚力、戰斗力,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理順機制強堡壘——組織標準化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根據行政職能、內科、外科3個大類設立黨支部,支部設置不夠精細,黨務工作者配備不足,導致支部“存在感”不強,支部與所轄科室“各自為戰”,組織優勢轉化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效能不充分。
為此,德江縣立足抓黨建促業務,率先在縣中醫院試行“三權制度”,明確定性黨支部在所轄科室重大事項的參與權、人事任免的表決權、評先選優的決策權,凸顯支部核心作用。
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醫院通過選取政治強、業務精、善管理的優秀黨員骨干擔任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建立院黨委書記和班子成員聯系支部制度,指導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增強黨支部政治引領力和科研帶動力。縣民族中醫院先后完成了6個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2019年行政職能黨支部獲“市級標準化規范化示范基層黨支部”稱號,醫技藥黨支部2021年獲“縣級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稱號。
2021年以來,僅縣中醫院黨支部書記參與所轄科室重大事項會議就有26次、人事任免訪談18人次,列席黨委會參與年度評先選優和“兩優一先”推薦3次,支部的核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黨員干事創業熱情高漲。
在黨建引領下,德江縣公立醫院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作用得以體現,帶動醫院發展走向新階段。
敬才愛才促融合——隊伍專業化
聘請專家開堂授課,提升全員業務水平,專項培育拔尖人才,全力支持學歷提升,落實帶薪就讀政策……德江縣堅持事業為上、人才為先,激勵引導人才在各領域建功立業,有效破解“留才難”“育才難”問題。
近年來,公立醫院有12名和14名同志分別榮獲全縣第一屆、第二屆縣管專家稱號,激勵醫務工作者想成才爭成才,以具體舉措和實際保障營造惜才愛才識才的良好氛圍。
德江縣注重培養黨務強與業務強的“雙強”干部,建立黨員擔任醫務人員政治導師、醫務骨干擔任黨員業務導師的互助學習機制,選派醫院優秀黨員干部交流任職,營造業務上趕超骨干、政治素養上趕超黨員的良好氛圍,多渠道培養人才隊伍,著力提升全員綜合素養,為醫療科研攻關助力。
有制度做保障,有黨組織做后盾,業務有提升,向上有機會,人心自然安定,鉆研學術有動力,公立醫院發展煥發新活力。經過多年發展,縣人民醫院成為省內首家通過國家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五級評審醫院,腫瘤科主任楊華和醫院護理創新團隊創新發明的“股動脈穿刺包扎帶”技術獲國家專利,神經外科獲“貴州省臨床重點專科”稱號??h民族中醫院針灸理療康復??偏@“省級中醫重點專科”稱號。
志愿服務聚民心——服務系統化
在縣人民醫院一樓服務大廳,總能在人頭攢動中找尋到一抹紅袖章,那正是“醫之翼”志愿服務隊在行動。
近年來,縣人民醫院成立由院黨政班子成員、行政后勤黨員干部職工組成的“醫之翼”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全員培訓,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最大限度方便患者,提升群眾滿意度。
不僅如此,德江縣還探索“黨建+服務”載體,深化“醫共體”改革,將暖心服務深扎基層、送到一線。通過全面推行院黨委委員和院務會成員聯系鄉鎮(街道)衛生院制度,縣人民醫院與11個鄉鎮衛生院建立黨建幫扶和支部聯建關系,與3個鄉鎮衛生院建立緊密型醫共體,每年派駐黨員醫生下鄉駐點幫扶,促進優質均衡,緩解縣域醫院就醫壓力。縣中醫院各黨支部根據醫共體單位幫扶需求分別搭建醫共體聯建支部,以“科室+支部”雙幫扶模式推進醫共體工作提質增效。
服務零距離,德江縣線上線下同步拓展服務。線下通過新舊院址改擴建工程,升級醫院硬件,定期不定期組織專家及上級醫院駐點幫扶專家到村開展義診活動。在實現“互聯網+”的基礎上,線上開通“健康貴州12320”微信公眾號,集掛號、支付、查看檢查結果于一體,既方便患者就醫,又提升服務質量。全面落實出院回訪制度,通過電話和實地等方式,對患者及家屬開展全程跟蹤回訪,回訪率達到100%。
德江縣通過探索公立醫院“三維三化”黨建新路,健全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構建全民健康服務體系,實現了“小病在村鎮、大病進醫院”,實現了從“看病難、病難看”到“在村有義診、到院有指導”的實質轉變,讓更多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公立醫院發展帶來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