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學科建設的發展思考
【醫學前沿】
呼吸內科 張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為牽頭,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為協作單位,貴州省內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為成員單位的國家呼吸臨床研究·中日醫院貴州省呼吸專科醫聯體在貴陽正式成立,會議以“攜手共建,共同推動呼吸學科發展”為主題,我有幸參加此會,此次會議讓我受益匪淺。
北京中日醫院院長王辰院士分析了當前醫療資源存在的問題,以及建立專科醫聯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指出,現階段我國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尤其缺乏優質醫療資源;醫療資源碎片化,缺乏科學體系和合理結構;醫療資源不均衡,各地區差異巨大;醫生水平非同質,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醫生水平差異大;專科疑難危重患者就醫路徑不通暢,危重癥患者轉診難。
王辰院士指出,這就需要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效應,統籌專科資源,建立學科體系,分級診療,實現有效幫扶協作,同時,在培育人才方面,積極推動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建立專培、專修、單修體系,推廣規范診治。專科醫聯體的建立符合學科發展規律,符合各方利益,中日醫院是國家衛計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將發揮呼吸專科醫聯體的領銜作用,讓當地的患者及時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經濟成本,讓較高水平醫療對基層百姓相對普遍可及。
學科建設的重點在于“找差距,想辦法,謀發展”。德江縣人民醫院的今天是因為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站在前人基礎上,必須著眼全局,繼續努力奮斗。我們必須認真解讀醫改新政策、醫院發展方向和呼吸內科的發展愿景。學科建設必須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大數據網絡時代特點,通過樹立明確的發展方向,不斷增強亞專業優勢,建設一流人才隊伍,保證高水平診療能力與質量,開拓標志性創新技術,提高區域輻射力來增強呼吸內科的影響力和整體水平。
我們呼吸內科目前遇到的困境與不足最顯著的就是醫療資源的問題,尤其是優質資源嚴重缺乏,不可避免地也存在醫療資源碎片化、醫生水平非同質的問題,在未來的5年,我們力爭打造“積極、敬業、溝通”的呼吸內科團隊,注重醫師個人素養和業務能力的提高,全面加強教學,完善科室科研體系,提高學術影響力。年輕醫師需立足本職工作,積極學習前沿技術,努力加強自身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醫療工作中勇擔重任。
醫師作為醫療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不能僅以常規的標準要求自己,更需開拓眼界朝國內外高水平同行看齊。我們力爭在未來的10年,通過呼吸專科醫聯體平臺,通過遠程醫療會診平臺,通過專培、專修、單修體系,提高我們呼吸內科的整體醫療水平。
對于在基層醫院工作的我們,真心希望以此為契機,把專科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