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有感
【黨建之窗】
(醫技支部:袁源)
7月1 日,我們德江縣人民醫院全體黨員登上了前往革命圣地遵義的列車。車廂內大家歡歌笑語,一片祥和團結的氛圍。帶著對遵義革命圣地的無限向往,踏著晨曦我們來到了遵義。
踏在這片承載厚重歷史的土地上,我對革命前輩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遵義這片神奇的土地,天生就有著秀絕天下的山水景色;她和中國革命史一起走進我的心靈深處。近距離地憑吊那一段震撼心靈的歷史,凈化漸已浮躁的心緒。走近遵義會議紀念館門前,“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首先映入眼前,令人不由地肅然起敬。這是一座青瓦紅丹柱、灰磚白縫墻的建筑群,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為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筑。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既遵義會議)就在這所---柏輝章的私宅二樓會議室里召開;會議室里古樸的桌椅和掛在墻上的照片,默默地向人們講述著曾經發生在這里的那偉大一刻:1935年1月,一群身穿灰布軍裝,頭戴八角軍帽的政治領袖和軍隊將領們在這里舉行了那個著名的會議,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在革命危急的緊要關頭,挽救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從而贏得了長征的勝利。在陳列館里有許多當時的文物:槍炮子彈、軍用品、油印的黨章宣言、桌上的馬燈、墻上的斗笠和小米袋,每一件文物和圖片都在向人們講述半個世紀前的故事,令人感動、發人深省、催人奮進。握住那根渡江時用過的粗麻繩,仿佛聽到了飛奪瀘定橋那激戰的槍聲,看到了強渡烏江時勇士們那前仆后繼的身影,嗅到了馬蹄聲碎的婁山關頭那彌漫著的硝煙……。聽著講解員講述中國紅軍一個個的戰術、戰役,使我心潮澎湃,心靈一次次的被震撼。強烈的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偉大和卓絕。過去我學習黨史,對遵義會議重要意義的理解,僅僅只是感性上的認識。通過這次參觀學習,在理性上加深了遵義會議勝利召開對當時的中國革命產生的重大影響的理解。遵義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在長征途中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是在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失去聯系的情況下,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解決了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特別是確定了符合中國革命戰爭特點和規律的積極防御的軍事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遵義會議是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力量極度削弱的危急關頭召開的,它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并且在這以后能夠勝利地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可以說它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通過參觀學習,追憶歷史,使我感悟頗多,體會頗深,在建黨九十六年的今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帶著信心、帶著勇氣闊步在新的長征路上,一路披荊斬棘,攜手共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