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域醫共體聯動基層老百姓受益
銅仁日報記者 王婷婷
閱讀提示
近年來,德江縣著力探索醫療服務均等化,以創新運行機制為核心,率先開展醫改試點。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共同體,建立醫療聯合長效工作機制。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加強保障實現管理規范化
今年年初,該縣把桶井鄉作為創新醫改的試點鄉鎮。明確德江縣人民醫院與桶井鄉衛生院建立醫療服務共同體聯合醫療的長效工作機制,著力探索醫療服務均等化,實現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聯動改革、協同推進、同步完善,整體提高縣鄉兩級醫療服務能力。
德江縣人民醫院與桶井鄉衛生院先后成立了“醫共體”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桶井鄉“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由縣人民醫院1名副院長到衛生院擔任院長,1名業務骨干醫生擔任副院長牽頭抓好“醫共體”試點改革。參照該縣人民醫院科室制度進行管理、監督、考核,將桶井鄉所有村衛生室納入“醫共體”一體化建設管理;建立了“醫共體”試點微信群,加強互動交流,形成“師帶徒”關系,著力提升基層衛生院、村衛生室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能力;以宣傳活動為契機,通過多種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醫共體”相關惠民政策,讓廣大基層醫務人員和群眾支持、參與“醫共體”建設工作。
筑牢基礎實現資源均衡化
“形象地說,桶井鄉衛生服務院算是我們縣人民醫院的一個‘科室’,我們加大了醫療器械投入?!痹摽h人民醫院駐桶井鄉衛生服務院的院長覃禮忠解釋,為了改善桶井鄉衛生服務院整體環境,縣政府、人民醫院及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自實行醫共體以來,該縣累計投入80余萬元對桶井鄉衛生院門診室、住院部等環境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通過整合縣衛計局、縣人民醫院、縣民族中醫院等部門資源,為該院配備1臺X光機、1臺彩超、1輛急救車、26套標準病床等相關設備,從縣直各醫療機構選派管理人員、業務骨干到桶井鄉衛生院進行指導和坐診,確保鄉衛生院隨時有3名以上縣管醫院醫師專家坐診;組建起巡回醫療隊定期到桶井鄉衛生院、村衛生室開展巡診活動,目前已開展巡診3場次,診療群眾1000(余人次,免費發放6000元的醫療藥品。
目前,桶井鄉衛生院住院人次同比增長232%,門診人次同比增長24.3%,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8%,住院群眾滿意度達100%。
創新模式實現服務優質化
通過推行縣域醫共體,對桶井鄉衛生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普惠就醫模式,對所有在鄉衛生院診療的桶井籍群眾,一律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再結合醫療扶貧工作,對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特困戶實行特惠,在鄉衛生院看病住院的,不設起付線,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剩余部分由民政按政策兜底后,進入非醫療救助環節;通過推行“分級雙向”診治模式,做到“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形成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切實減輕了患者負擔。
該縣扶貧辦、合醫、民政等部門形成無縫對接,將政務服務窗口延伸至鄉衛生院,患者可直接在鄉衛生院完成所有報銷結算,通過“一站式”服務,做到“縣鄉一體、鄉村共建、醫戶聯合”,真正實現群眾看病數據多傳輸、就醫少跑路,切實打通群眾就醫“最后一公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