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感動叫醫患情深
這位“客人”是ICU一個月前收治并奮力搶救了兩個星期的外傷導致的危重癥患者張某,仍在住院的他是堅持自己走路來的,還帶來了一封親自書寫的感謝信,他說之所以一定親自來,是想再看一眼曾為他精心救治日夜守護的醫生護士們。
張某,男,48歲,務川縣人,6月8日因“外傷后神志不清伴出血4小時”急診入院神經外科,入院診斷:右側顳頂部左側顳部急性硬膜外血腫;右側枕骨、顳骨骨折;顱底骨折;右側顳枕部頭皮裂傷;右側顳頂部、左側頂部頭皮血腫;肺挫傷;肋骨骨折;失血性貧血;低蛋白血癥等。
患者入院時處于昏迷狀態,生命體征及各項檢驗指標極不穩定,生命危在旦夕,經神經外科在急診全麻下行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ICP(顱內壓監測)探頭置入+清創縫合術,術后隨即送ICU監護治療。
自入ICU來,張某的自主呼吸非常微弱,一直靠呼吸機才能維持,病情很不穩定,口、鼻、耳內流血不止。經醫生積極止血、大量輸血及相關搶救仍然收效甚微,凝血功能幾次處于危急值狀態。為此,6月10日,院方還專為張某組織院內外專家進行了一次疑難病例討論。因患者受傷部位多且都是要害部位,傷情特別嚴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經濟也跟不上,可醫院領導及ICU的醫護人員沒有放棄,在綠色通道下經過十幾天的奮力搶救及精心護理,終于在6月21日,張某神志清醒了,并成功脫離呼吸機,各項化驗指標開始趨于穩定。張某清醒后因氣管切開原因說不出話,但他很想和救治他的醫務人員交流,多次向大家豎起大拇指表示醫院的醫療設施很新先進,醫療護理技術很棒,以后一定會感謝大家。經過幾天觀察和鞏固治療后于6月24日轉往神經外科繼續治療。
現在張某已能說話并站起來走路,于是在家屬的陪同下他走進了ICU病房,并一一看望正在崗位上忙碌的醫生及護士,還高興的跟大家打招呼。他激動的說,“謝謝你們,當初如果沒有你們的救治與精心護理,可能我已經不在人世了,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所以我一定要來看看大家,感謝大家!特別是感謝信中提到的卓慧主任、張玉順醫生、馬進海醫生和婁金杰護士。”
張某的到來讓在場的醫務人員感到意外和驚喜,瞬間忘了這份工作的苦與累。看著站在面前的張某就是當初病情危重幾乎看不到什么生還希望的那個病人,大家有著無比的成就感。
(編輯: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