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冬病夏治”三伏灸初伏天(7月17日農歷六月十四日)將在步行街免費義診
遵醫附院德江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三伏灸時間已擬定,初伏(7月17日農歷六月十四日)將安排在街心花園步行街免費為廣大人民群眾義診,屆時還將邀請了貴州省醫科大學康復科的專家團隊到場,中/末伏則在康復醫學科治療中心開展活動。
冬病夏治養身好時節
“三伏灸”,又叫“天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三伏灸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方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藥餅,暢通氣血,使藥性易于深達臟腑,通過三伏灸乘其勢而治療,往往可獲得良好的療效,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自然療法。
“三伏灸”適宜人群:
一、提高呼吸系統的抗病能力:慢性支氣管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體虛易感冒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二、跟人體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虛寒性胃痛,虛寒性痛經,寒性結腸炎,寒性關節痛,以及腎虛引起的其它疾病;
三、免疫力低下人群,常年易感冒者(包括兒童);
四:屬于過敏性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等。
1、孕婦;
2、惡性腫瘤患者;
3、強過敏體質者;
4、發燒等熱癥、痰黃、咯血患者;
5、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
6、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
7、疾病發作期(如發燒、正在哮喘等)的患者。此外,2歲以下的小孩因皮膚比較嬌嫩,敷貼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進行敷貼治療。
“三伏灸”注意事項?
1、“三伏灸”貼敷時間以皮膚的感覺和耐受程度為觀察指標,避免灼傷。治療后皮膚會有發熱感,出現紅暈屬正?,F象,可外涂藥膏以減緩刺激。如果穴位上的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不宜擅自涂抹藥膏,一般可自行痊愈
2、若皮膚出現紅腫、水皰,效果會更好,證明所貼藥物已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貼藥后如皮膚出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起皰時可用龍膽紫、紫草油外涂患處,但如果并發感染發燒等,就要及時到醫院處理。
3、貼敷時間:成人一般貼藥時間以4-6小時為宜,兒童1-2小時,根據個體差異,貼敷時間可以做適當調整。貼藥同時應禁食生冷刺激食物,不要貪涼,不要吃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禁食海鮮、蝦、牛肉、鴨、鵝、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等易發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出現皮膚過敏者,可涂抗過敏藥膏,并戒食發物。必要時到醫院處理。
“三伏灸”時間:
初伏(第一次):2016年07月17日
中伏(第二次):2016年07月27日
末伏(第三次):2016年08月16日
溫馨提示:一療程三年,請堅持治療三年,才能達到三伏灸最大療效!
咨詢聯系電話:0856—8523461
(編輯: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