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感染科組織學習“布魯氏菌病”的診治
德江縣人民醫院 | 2016-03-10 16:37:00
(感染科通訊員 王澤林報道)3月9日,遵醫附院德江縣人民醫院感染科按照“德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德江縣布魯氏菌病防控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醫院及感染科工作實際情況組織全科室醫護人員在醫師辦公室學習布魯氏菌病的診治方案和預防控制措施。由科主任陳明主講,全科20余人參加。學習內容包括該病的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治療方案及預防措施。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魯氏菌病的主要傳染源。布魯氏菌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患者主要集中在從事畜牧業從業人員中,如飼養員、屠宰工人和皮毛加工者,同時進食未熟的含有該病原菌的食物也可能感染。
因布魯氏菌病急性期病例以發熱、乏力、多汗、肌肉、關節疼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慢性期病例多表現為關節損害等。其急性期臨床表現常易與傷寒、副傷寒,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結核病、敗血癥等相混淆并易誤診。
該病是一種全身系統性疾病,延誤治療往往會對一些系統器官造成損害,病原菌在人體中產生菌血癥及毒血癥,累及各個器官,慢性期侵及脊柱及大關節。故治療上應遵循早期、聯合、足量、足療程用藥,必要時延長療程,以防止復發及慢性化的治療原則。
主要的預防控制措施一是畜牧部門對飼養的牲畜及時進疫苗免疫;二是如果牲畜患病需及時進行治療及無害化處理;三是喝牛奶、羊奶時需煮沸后飲用;四是吃牛肉、羊肉等肉質品時需加工熟透后再吃;五是對有牲畜所污染的場所應消毒處理。
感染科希望能為廣大群眾普及布魯氏菌病的預防知識,全科室醫務人員將隨時為大家提供咨詢服務。
(編輯: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