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醫附院德江醫院:勇做縣級醫院排頭兵
德江縣人民醫院 | 2014-11-06 15:48:28
遵醫附院德江醫院:勇做縣級醫院排頭兵
楊樹潔
楊樹潔
2013年2月,在省衛生廳等部門聯合開展的評選活動中,德江縣人民醫院和全省同級醫院共同接受公眾投票,結果獲得第一,榮獲了全省二級醫院“群眾滿意醫院療機構”稱號。3月,該院以全省“群眾滿意醫療機構”二級醫院第一名的身份,參加全國“群眾滿意醫療機構”評選,在全國近50家參評的二級醫院中排名第五!
如今,已被認定為三級綜合醫院的德江縣人民醫院,迎來了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三年的真情幫扶,并掛牌“遵醫附院德江醫院”。從業務收入到隊伍建設,從團隊凝聚到科技創新,皆走在全市縣級公立醫院前列,無愧“排頭兵”稱號,引領著黔東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一個團隊改寫醫院的命運
2010年12月24日,寒風剌骨。這一天之前,德江縣人民醫院一把手楊定光的職務名稱是:德江縣政府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楊定光履新醫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主持工作)一職,之前沒有絲毫前兆。
事實上,該縣決策者臨時決定任用楊定光,目光高遠:1997年從貴陽中醫學院畢業的楊定光,先后在鄉鎮衛生院、縣獻血辦、縣衛生局、經貿局、計生局、縣政府辦等單位工作過,2008年至2009年,掛職地區衛生局合醫辦副主任。為使醫院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更加適應縣域經濟發展,該縣安排經驗豐富的楊定光全面主持縣人民醫院的工作,顯然對其寄予了厚望。
不到一周時間,2011年就到了。帶著縣委、政府的重托,楊定光弄清醫院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后,迅速調整思路,決定對醫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革,從制度開始。統一思路,整頓紀律,是醫院走向發展正軌的惟一途徑。
“零寬容”制度,是楊定光上任后,與班子討論形成的第一個制度。“在當時的銅仁地區公立醫院中,德江縣人民醫院嚴格實行‘零寬容’,是首家。”楊定光的“零寬容”制度確實夠“狠”:只要有病人舉報,調查屬實后,立馬對醫務人員進行處理,扣發當事人獎金,決不手軟。
在一系列的制度中,嚴厲打擊醫務人員與醫藥代表在購銷中存在的不正之風和定期學習這兩個制度,楊定光喻為是醫院向前發展的主要“潤滑油”。“發動機性能再好,沒有優質的油品,動力如何能夠得到提升?”
從科室主任到分管領導,楊定光將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個人頭上。針對服務患者中存在的問題,他還制定了首診責任制度,醫療責任追究制度等,對職工進行嚴格約束。
如此“狠”和“嚴”,職工給楊定光的形象定位:“鐵面無私”、不講“情面”。
很快,職工們發現,“鐵面院長”的胸懷其實很大,他亦有溫情的一面。
2011年3月初的一天,該縣高山鄉一名產婦大出血,縣醫院接到求助電話后,將其接到醫院。由于醫院條件有限,產婦必須到上一級醫院治療。楊定光得知后,沒作絲毫猶豫,以最快的速度,安排院里的一名醫生和兩名護士,陪患者坐上救護車連夜前往遵義一家醫院。由于搶救及時,這名產婦順利得救,母子平安。事后,院方將這名產婦治療所產生的一切費用全免。
“醫院的責任,就是救死扶傷。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條件救治病人。”楊定光說,“尊重生命,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上任的第一天,在心里對自己說的一句話。”
在每一次召開的領導班子會議上,楊定光都能做到正確對待、并尊重院領導班子成員間的不同意見,對富有建設性、創新意識的建言,他特別梳理出來,和大家共同討論執行。
以昂揚奔跑的姿態實現跨越發展
學行政管理專業的楊定光深知,一個企業若要良性發展,團隊精神顯得尤其重要。而一個團隊精神的凝聚,需要領頭人做好表率。楊定光的普通話實在差強人意,但他認為,醫院創新發展,帶頭說好普通話,就是第一步。他必須從自身開始。2012年3月一次職工大會上,楊定光第一次用普通話開會。他講了一句普通話后,第二句變成方言了,第三句又換成了普通話,第四句再次變成了方言。臺下都在抿嘴偷笑。但他告訴自己:“萬事開頭難,堅持就是勝利。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這以后,楊定光只要進入醫院上班,都堅持用普通話與人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在銅仁市同級醫院中,是第一家推行全院職工說普通話的醫院。
榜樣的力量無窮盡。在楊定光的表率作用下,全院職工激情飽滿,身和心都投入到工作中。以前,極少有人提出主動加班,而楊定光到來之后,不少干部職工主動提出加班,有無加班費,看得很輕。“醫院的發展有了方向,職工們感覺到有了奔頭,心自然就往一處想,勁也就往一處使了。”副院長蘇俊說。
該院凝心聚力,以昂揚奔跑的姿態謀發展的實際行動,感動的不是僅僅是二甲復核專家,還有在該院幫扶的浙江省臺州醫院、遵義市附屬醫院的專家以及當地群眾。
2012年9月27日,該院順利通過二甲復核,成為全市首家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復核并授牌的醫院。2012年,該院的業務總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同比增長了80%,在全市同級醫院中排名第一。這一年,該院的群眾滿意率達到96%,效能考核從末位躍進排名第六的行列,新住院綜合大樓建成于2013年1月1日投入使用。2013年,該院業務總收入達到1.57億元。
2011年9月24日,順利通過貴州省衛生廳二級甲等醫院評審驗收。2012年9月27日,順利通過貴州省衛生廳二級甲等醫院復核并授牌,成為全市同級醫院首家二級甲等醫院。 2013年舉辦了首次由縣級醫院承擔的貴州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心血管疾病防治講習班”;同年,榮獲年度貴州省衛生廳科學技術基金項目立項兩項;2014年2月24日,被貴州省衛生廳認定為三級綜合醫院。2014年申報市級科研項目8項,獲批7項,又一次主辦了貴州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心血管疾病防治前移講習班”,承辦了貴州省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新形式下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暨強化優質護理服務研討班”。
實干創新展示形象打造品牌醫院
一個事實是,德江縣人民醫院,不僅在全市同級醫院中獲得群眾滿意度最高、在全省同樣亦是,甚至放在全國來說,都排在前五位。這,確實是一個讓人不敢相信,卻又真切無比的事實:2013年2月,省衛生廳開展的評選活動中,德江縣人民醫院和全省同級醫院共同接受群眾投票,結果獲得第一,獲得全省二級醫院“群眾滿意醫療機構”稱號。3月,該院以全省二級醫院“群眾滿意醫療機構”第一名的身份,參加全國“群眾滿意醫療機構”評選,在全國近50家參評的二級醫院中排名第五!
守住團隊付出心血換來的榮譽,打造品牌醫院,創新發展,是第一要務。要創新,必須有人才。2013年1月,楊定光先后三次前往貴陽,聘請到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周英教授,前往醫院開展心血管方面的病病治療和醫術指導。
一個事例,足以佐證楊定光重視人才的力度。2010年10月前,醫院有10余名有職稱的醫生提交辭職信,楊定光到來后,沒有一個醫生提出辭職。“醫院不僅讓醫生帶薪外出學習,還按月發獎金給他們。創新培養人才制度,讓職工享受到看得見的福利,才能留住人才。”
對于醫院的發展,楊定光說,要有夢想,才有追求。“構建和諧醫患、護患、醫技、醫護關系,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醫療保健服務,是群眾滿意的基礎之一。加大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力度,則是醫院創品牌的資本。秉承“文化建院、質量立院、人才強院、科技興院”的辦院理念,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改變觀念,管理創新,確保醫療技術向高、精、尖邁進,更是醫院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
受聘德江縣人民醫院的周英教授告訴記者,退休后,省城有數家醫院高薪聘請他坐診,但他都一一婉拒。“德江縣人民醫的領導班子,特別是楊定光的思維很活,渴望醫院發展的心情,言語中無不透露,我很是感動。到德江來工作,我不圖錢財,只想為這里的醫療衛生事業做一點貢獻……”
“在不遠的將來,德江將成為一個交通大樞紐,撤縣設市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全縣上下都在以奔跑的姿態圓區域性中心城市之夢,德江縣人民醫院自然不能落后,亦將緊跟全縣的發展步伐!”37歲的楊定光,掌舵德江縣人民醫院,乘風破浪前行,一路信心滿懷。
(編輯: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