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大醫精誠
職業道德——大醫精誠
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篇,開宗明義地提倡為醫者必須要有醫德,要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進而論述“大醫”修養的兩個方面:“精”與“誠”。“精”,指專業熟練;“誠”,指品德高尚。就是說,為醫者必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以善惡為評價標準,通過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系、調整人們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從事正當職業、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
護理職業道德,是在一般社會道德基礎上,根據護理專業的性質、任務,以及護理崗位對人類健康所承擔的社會義務和責任,對護理工作者提出的護理職業道德標準和護士行為規范。是護士用于指導自己言行,調整護士與病人,護士與集體,護士與社會之間關系;判斷自己和他人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科研等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和褒貶的標準。
護理職業道德內容:愛崗敬業,自尊自強;尊重、關心病人,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工作認真,業務精湛;舉止端莊,語言文明; 廉潔奉公,遵紀守法,遵章守制;互尊互學,團結協作;愛護公物,勤儉節約;慎獨。
(編輯: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