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
- 掛號科室:
- 發病部位:陰道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多發人群:育齡期女性
- 典型癥狀:尿急 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 白帶增多 尿痛 性交疼痛
陰道炎癥狀
陰道炎因病因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陰道炎癥狀有所不同。
1、滴蟲性陰道炎
滴蟲陰道炎是常見的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所引起。
主要癥狀:稀薄的泡沫狀白帶增多及外陰瘙癢。
若有其他細菌混合感染則排出物呈膿性,可有臭味,瘙癢部位主要為陰道口及外陰,間或有灼熱、疼痛、性交痛等。
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頻、尿痛,有時可見血尿。檢查時可見陰道粘膜充血,嚴重者有散在的出血斑點,后穹窿有多量白帶,呈灰黃色、黃白色稀薄液體或為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狀。
少數患者陰道內有滴蟲存在而無炎癥反應,稱為帶蟲者,帶蟲者陰道粘膜可無異常發現。有人認為滴蟲單獨存在時不能引起炎癥,因其消耗陰道上皮細胞內糖原,改變了陰道酸堿度,破壞了防御機制,促進繼發性的細菌感染,故常在月經期前后、妊娠期或產后等陰道Ph改變時,引起炎癥發作。
2、霉菌性陰道炎
霉菌性陰道炎由霉菌感染引起。其發病率僅次于滴蟲性陰道炎。
主要癥狀:白帶多,外陰及陰道灼熱瘙癢,外因性排尿困難,外陰地圖樣紅斑(霉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
典型的白帶呈凝乳狀或為片塊狀,陰道粘膜高度紅腫,可見白色鵝口瘡樣斑塊附著,易剝離,其下為受損粘膜的糜爛基底,或形成淺潰瘍,嚴重者可遺留瘀斑。但白帶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從水樣直至凝乳樣白帶均可出現,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漿液性滲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狀物。
妊娠期霉菌性陰道炎的瘙癢癥狀尤為嚴重,甚至坐臥不寧,痛苦異常,也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等癥狀。另外,尚有10%左右的婦女及30%孕婦雖為霉菌攜帶者,卻無任何臨床表現。
3、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病主要是由陰道加特納菌引起的一種陰道炎,可通過性關系傳播。
主要癥狀:陰道異常分泌物明顯增多,呈稀薄均質狀或稀糊狀,為灰白色、灰黃色或乳黃色,帶有特殊的魚腥臭味。
由于堿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類釋放,故表現為性交時或性交后臭味加重。月經期陰道PH值升高,故經期時或經期后臭味也可加重。患者外陰有不適感,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一般無明顯時間性,但在休息狀態及心情緊張狀態下癢感更加明顯。尚有不同程度的外服灼熱感,有的患者出現性交痛。極少數患者出現下腹疼痛、性交困難及排尿異常感。陰道粘膜上皮在發病時無明顯充血表現。
4、非特異性陰道炎
凡不是白色念珠菌、陰道毛滴蟲病或淋病所引起的陰道炎均稱非特異性陰道炎,又稱細菌性陰道病。
主要癥狀:急性期間可有體溫稍升高,白細胞增多,全身乏力,下腹部墜脹不適感,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漿液性或血性,陰道有灼痛感。
窺器可見陰道粘膜充血,有時有淺表小潰瘍,陰道內pH值偏鹼性。
5、嬰幼兒陰道炎
嬰幼兒陰道炎,多發生在2-9歲的幼女,是女性嬰幼兒的常見病。
主要癥狀:外陰、陰道癢,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陰蒂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甚至有膿性分泌物。
大量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陰痛癢,患兒哭鬧、煩躁不安,甚至用手搔抓。通過手指及抓傷處,感染進一步擴散。部分可伴有尿急、尿頻。急性期后可造成小陰唇粘連,粘連時上方或下方留有小孔,尿由小孔流出。
6、老年性陰道炎
老年性陰道炎,又名萎縮性陰道炎,是一種非特異性陰道炎,多見于絕經后老年女性。
典型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呈淡黃色,嚴重者呈膿血性白帶,有臭味。
分泌物刺激,外陰出現瘙癢、灼熱感。陰道黏膜萎縮,可伴有性交痛。有時有小便失禁。感染還可侵犯尿道而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統的刺激癥狀。
7、蟯蟲性陰道炎
蟯蟲性陰道炎是由于蟯蟲寄生于人體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在人群中通過間接接觸和肛門-手-口的直接接觸方式而感染。
主要癥狀:肛門周圍和外陰劇烈瘙癢、或伴灼痛感,以夜間為甚。增多,陰道流出多量的稀薄的黃膿性分泌物,有臭味。可有輕微的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及腹瀉等。精神不安、失眠、夜驚、夜間磨牙等。
8、過敏性陰道炎
過敏性陰道炎是指陰道黏膜出現類似于鼻、眼、肺及皮膚過敏反應的表現。
主要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多,為膿血性白帶,并有腐爛組織排出,有臭味。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分泌物像脫脂乳粉制奶酪樣。可有瘙癢、外陰燒灼樣感,成年婦女可有性交困難。
9、結核性陰道炎
結核性陰道炎由結核桿菌感染而引起的陰道炎癥性疾病。結核性陰道炎是屬于生殖器結核的一種表現形式,多為繼發感染,由于本病病程緩慢,表現形式不典型,故易被忽視。
原發癥狀:部分患者外觀正常,無明顯不適主訴。常主訴陰道不適、疼痛、觸痛,陰道有白色或棕黑色分泌物。部分病情較重患者可有食欲不佳、低熱、消瘦等全身癥狀。
繼發癥狀:當同時伴有生殖器其他臟器的結核如輸卵管、子宮結核等時:不孕、下腹墜痛,月經異常、白帶為大量膿性或漿液性白帶等癥狀。當繼發于肺、腹膜、腸、關節等臟器的結核以及泌尿系統的結核時:可有其他臟器所引起的癥狀如胸膜痛、腹痛、尿頻、血尿、消瘦、低燒、乏力、腹瀉便秘交替、干咳、咯血等。
10、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
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由陰道嗜血桿菌所引起。
主要癥狀:白帶異常,增多,有魚腥或胺的臭味。有時白帶呈灰色乳狀且稠度很高,很像滴蟲性陰道炎癥狀。輕者僅白帶多、臭,外陰潮濕不適。常伴有陰道灼熱感、性交痛及外陰瘙癢。
11、阿米巴性陰道炎
阿米巴性陰道炎(amebic vaginitis)多由阿米巴病原體隨大便排出后直接感染外陰或陰道。
個別病例由于結締組織反應嚴重,可呈現不規則腫瘤樣增生,質硬,潰瘍面覆有血性粘液分泌物,易誤診為惡性腫瘤。
12、月經性陰道炎
多由月經期不注意經期衛生,特別是使用不干凈的月經用品致使外陰受不潔之物污染引起。
主要癥狀:會陰部有下墜和灼熱感,陰道分泌物增多。
13、蜜月性陰道炎
多見于新婚婦女。主要由于不注意性器官和性生活衛生引起。
主要癥狀:白帶增多,陰道內外癢痛,粘膜紅腫。
14、化膿性陰道炎
多見于陰道撕裂或產傷的婦女。
主要癥狀:白帶增多,呈黃膿樣,帶有腥味,陰道有灼熱和痛感,粘膜紅腫。
15、單純性陰道炎
在月經來臨前一周加重,在月經過后有一定緩解。
主要癥狀:皮膚潮紅、腫脹,自覺劇烈瘙癢,可伴外陰、陰道燒灼感。大量白色稠厚呈凝乳狀或豆腐渣樣白帶。可有陰道疼痛,刺激感及性交困難等。
16、軟下疳性陰道炎
主要癥狀:大小陰唇發生一個或數個小紅丘疹,很快破潰,擴大成黃豆大或更大的潰瘍,基底較軟,污穢、膿液多,有明顯疼痛,逐漸擴大。
診斷
1、陰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粘稠,甚至像面糊狀,均勻一致,但不是膿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2、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別高,故呈魚腥味,性交時或活動后往往因促進胺釋放而使氣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氫氧化鉀后也可釋出胺味。
3、陰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圍5.0-5.5,而正常人為4.5-4.7。
4、陰道分泌物的濕涂片中可檢出經線索細胞。
上述四項標準中,具備三項以上者即可確診,有強調第四項為必需診斷標準。
陰道炎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引起陰道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①濫用廣譜抗生素
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可以抑制乳桿菌的生長,打破乳桿菌的占位性保護,給其他微生物繁殖的機會。
②頻繁性交
性交之后陰道PH值可以上升至7.2并維持6-8。頻繁性交可使陰道PH持續處于中性或者堿性環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長。而且頻繁性交也增加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幾率。
③陰道沖洗
陰道沖洗也可以使陰道PH值升高,不利于乳桿菌的生長。
④雌激素下降
絕經后婦女體內雌激素下降,陰道上皮變薄,PH升高,也可使其他致病菌成為優勢菌,引起炎癥。
⑤內源性傳染
比如假絲酵母菌不僅寄生于陰道內,在人的口腔和腸道也存在,這三個部位可以相互傳染,一旦條件適宜就可以引起感染。
⑥外源性感染
對于某些陰道炎可以通過性交、公共浴池、浴盆、坐便器、衣物等間接傳播。比如滴蟲性陰道炎。
⑦身體抵抗力下降
自身防御功能遭到破壞,也給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機。
(二)發病機制
正常女性陰道內可分離出20余種微生物,其中以細菌為主。常見的細菌有:乳桿菌、棒狀桿菌、非溶血性鏈球菌、腸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加德納菌、大腸埃希菌、消化球菌、支原體及假絲酵母菌等等。雖然正常陰道內有多種微生物存在,但是這些微生物之間存在生態平衡,并不會導致陰道炎癥。
所謂平衡是指乳桿菌在眾多微生物中占優勢,它可以產生過氧化氫以及其他抗微生物因子從而可以抑制或殺滅其他細菌。乳桿菌的這種占位性保護可以形成酸性的陰道環境以及產生營養競爭,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長。但是,當人體免疫力低下、內分泌激素發生變化,或外來因素如組織損傷、性交,破壞了陰道的生態平衡時,這些常住的菌群會變成致病菌,沖破陰道屏障而引起感染。
陰道炎預防
1、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干燥;
2、勤洗換內褲,不與他人共用浴巾、浴盆,不穿尼龍或類似織品的內褲,患病期間用過的浴巾、內褲等均應煮沸消毒。
3、避免不必要的陰道沖洗,以免破壞陰道粘膜屏障,且可造成大量優勢乳桿菌的丟失。
4、避免不潔或混亂性生活,外出洗浴泡溫泉等也要注意衛生,加強防護,避免病原菌侵入。
5、注意合理應用廣譜抗生素及激素。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皮膚及外陰清潔。
6、防止濫用抗菌素,因為大量抗菌素的使用,將使作為優勢菌的乳桿菌被抑制或大量減少,引起病源微生物大量增殖,成為異常優勢菌,從而會導致生殖道感染的發生。
7、隨著年齡增長,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粘膜抵抗力也隨之降低。若炎癥反復發生,可在醫生指導下局部或全身補充雌激素。
8、最重要的還是增加機體抵抗力,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抵抗各種感染的發生。
陰道炎鑒別診斷
1、主要是各類陰道炎的鑒別。詳細的見癥狀診斷的具體描述。
2、與其他陰道疾病鑒別
陰道癌的主要臨床表現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性交后出血及絕經后出血;白帶增多,甚至陰道有水樣、血性分泌物伴有惡臭;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腰、腹痛,大小便障礙(包括尿頻、尿血、尿痛及便血、便秘等)。
陰道炎飲食保健
(一)陰道炎食療方(僅供參考)
1、雙蛸湯
制作:將桑螵蛸8克,海螵蛸、關沙苑、鹿角霜、金櫻子各15克,白術10克,水煎,一次服。
按語:溫腎健脾,固精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屆腎虛,癥見帶下增多,清稀透明,伴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大便溏薄等。
2、白果烏雞湯
制作:將烏雞1只(約500克)活宰,去毛、內臟,洗凈;蓮子肉30克、糯米15克、胡椒少許洗凈。把白果10枚、蓮子肉、糯米、胡椒裝入雞腹腔內,封口后,放至燉盅內并加蓋,隔水用文火燉2-3小時,至雞熟爛,調味供用(可分2―3次食,飲湯,食肉、白果等)。
3、馬齒莧飲
制作:將鮮馬齒莧50克洗凈,冷開水再浸洗一次,切小段,攪拌機攪爛,榨取鮮汁,加入蜂蜜25毫升調勻,隔水燉熟即可,分2次飲用。
按語:清熱解毒,利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或熱毒內盛者。馬齒莧又叫瓜子萊,性味酸寒,功能清熱解毒,化濕止帶,對志賀桿菌、宋內桿菌、斯氏桿菌、費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馬齒莧因能抗炎,故對生殖道炎癥所引起的白帶增多有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4、大蒜鯉魚
材料制作:鯉魚1條去內臟、洗凈,放大蒜50克,同煮食。
按語:《古方今用》介紹,可用大蒜30克煎洗患處。另外,《中藥大辭典》記載:50%大蒜甘油明膠,塞入陰道內,每日1次,連用7日,有效。
5、洋蔥豬腎
原料:洋蔥50克,豬腎1枚
制作:洋蔥搗成泥狀,豬腎常法加工,同煮食。另可以洋蔥泥煎洗局部。
6、核桃仁豆腐
核桃仁10枚,去皮尖。豆腐2塊,與核桃仁常法煎服。
7、秦皮烏梅湯
原料:秦皮12克、烏梅30克
制作:將上2味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臨服用時加白糖適量。
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5日。
按語:清熱利濕殺蟲,主治滴蟲性陰道炎,癥見帶下黃臭,陰癢。
8、雞冠花雞蛋湯
原料:雞冠花30克,雞蛋2只。
制作:將雞冠花洗凈;雞蛋2只煮熟,去殼。把全部用料放至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約1小時,調味供用。
按語:去濕止帶,主治濕濁盛的滴蟲性陰道炎,癥見體倦乏力,帶下增多,色白氣腥,質稀如水,或小便不利,外陰瘙癢。
9、百部烏梅湯
原料:百部15克、烏梅3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百部和烏梅加適量清水煎煮,煎好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適量煮沸。
食用:趁熱服,分2-3次服完,每日1劑,連用3-5日。
按語:清熱利濕殺蟲,主治濕熱型滴蟲性陰道炎,癥見帶下黃稠、有異味,陰癢明顯。
10、淮山魚鰾瘦肉湯
烹制:淮山藥30克洗凈;豬瘦肉250克洗凈,切塊;魚鰾15克用水浸發,洗凈,切絲。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按語:滋陰補腎,澀精止帶,主治老年性陰道炎證屬肝腎陰虛,癥見腰酸腳軟,頭暈耳鳴,帶下不止,稠黏如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也適用于產后血虛眩暈。
11、馬鞭草豬肚湯
方法:馬鞭草30克洗凈后,切成小段;豬肚60―100克切片。將水煮沸,把豬肚、馬鞭草倒入煮沸。去渣取汁,每日1次。
按語:解毒殺蟲,清熱利濕,主治各型念珠菌性陰道炎。但孕婦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12、淡菜芡實墨魚湯
制作:將淡菜100克、墨魚(干品)50克分別用清水浸軟、洗凈,連其內殼切成3―4段;芡實20克洗凈;豬瘦肉100克洗凈。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沙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意飲用。
按語:滋陰清熱,收斂止帶,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腎陰虛或陰虛有熱,癥見帶下量多、色微黃質稀,或帶下色黃赤相兼、質稠如糊狀,或伴有陰道熱辣感覺,甚則熱痛,煩悶不安,睡臥不寧,口干大便干結等,也適于陰虛體質或熱病之后、更年期或絕經后婦女之帶下病而有陰虛或陰虛內熱者。
13、苦參百部大蒜湯
制作:苦參、百部各15克,大蒜10瓣,加水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適量調服,每日2次,連服3-7日/療程。
按語:除濕解毒殺蟲,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蘊結。
14、苦參貫眾飲
制作:將苦參15克、貫眾15克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時加入白糖適量,每日2次,每一療程連服5-10。
按語:解毒利濕,殺蟲止癢,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蘊結。
15、馬齒莧白果雞蛋湯
制作:將雞蛋3個打碎取雞蛋清,把鮮馬齒莧60克、白果仁7個混合搗爛,用雞蛋清調勻,用剛煮沸的水沖服,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4―5日/療程。
按語:清熱解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癥見濕熱下注,白帶黃稠,小便黃。
16、木棉花粥
制作:將木棉花30克加水適量,煎沸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0克煮粥,粥成服食,每日1次,每一療程連服7日。
按語:清熱利濕,主治細菌性陰道炎,癥見白帶黃臭。
17、冬瓜白果飲
制作:冬瓜子30克,白果10個,洗凈,然后將冬瓜子、白果與1杯半水一起入鍋煮,煮好食用。頻頻代茶飲,不宜久服。
按語:清熱利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癥見白帶黃臭。
18、白果仁雞蛋
制作:白果仁1個研末,雞蛋1個打一小孔,將白果仁末放入雞蛋中,濕麻紙封口蒸熟,去殼。每次服1個,早、晚空腹服,連服1周。
按語:扶正補氣,澀精止帶,主治沖任不固,精虛下泄之久帶。
19、肉蓯蓉飲
制作:肉蓯蓉2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按語:溫陽補腎,主治腎虛白帶,見于因早婚或分娩次數過多,損傷腎氣,癥見帶下量多清稀,淋漓不斷,腰疼如折。
20、金菊葉雞蛋
制作:把金菊葉60克洗凈后切碎,與打碎之雞蛋2個攪勻,放鍋內干炒(不放鹽、油),將熟時加水半碗煮沸,頓服(一次服完)。
按語:舒肝解郁,扶正培中,主治肝郁傷脾所致的帶下。
21、金櫻子燉冰糖
制作:將金櫻子30克洗凈,放至燉盅內,加入冰糖15克、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1小時即可,隨意飲用。
按語:補腎固精,收澀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腎氣虛失于固攝,癥見帶下量多,色透明而質稀薄,或見頭暈耳鳴,失眠夢多等。最適宜于體質虛弱,或久病及腎,或年老腎氣虛衰而致帶下者。
陰道炎患者吃什么好?
1、飲食宜清淡,宜食薏米粥、綠豆湯等,以免釀生濕熱或耗傷陰血。
2、宜食具有健脾祛濕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蓮子、白果、薏米、蠶豆、綠豆、黑木耳、豇豆、核桃仁、淡菜、芹菜、龜肉、豬肚、烏骨雞、芡實等。
3、宜食含有豐富的活性嗜酸乳桿菌的酸奶,具有促使體內有益菌繁殖與生長、抑制有害菌生存的作用。
陰道炎患者不應該吃什么?
1、忌食辛辣、煎烤油炸類、熱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八角、洋蔥、油條、烤羊肉、炒瓜子、炒花生等。
2、慎食富含單糖或高量酵母的食物,如蔗糖、糖蜜、甜菜、花生、乳酪、葡萄干、土豆、玉米、紅薯等含糖較高的食物。
3、忌海鮮發物,如蝦、帶魚、螃蟹、黃鱔、蟶子、牡蠣、鮑魚等,能加重陰部瘙癢,不利于炎癥消退。
4、忌煙、酒。煙、酒及含酒食品如酒釀圓子、人參酒,鹿茸酒等,食后會加重炎癥充血,不利于本病的治療,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