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下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性疾病)
- 掛號科室:呼吸內(nèi)科
- 發(fā)病部位:肺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多發(fā)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癥狀:咳嗽 發(fā)燒 小兒發(fā)熱 咳痰 濕音
一、癥狀:多數(shù)起病急驟,常有受涼淋雨、勞累、病毒感染等誘因,約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
1、寒戰(zhàn)、高熱: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戰(zhàn)起病,繼之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呈稽留熱型,常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減少。抗生素使用后熱型可不典型,年老體弱者可僅有低熱或不發(fā)熱。
2、咳嗽、咳痰:初期為刺激性干咳,繼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帶血絲痰,經(jīng)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鐵銹色痰,也可呈膿性痰,進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黃而稀薄。
3、胸痛:多有劇烈側胸痛,常呈針刺樣,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劇,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為下葉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劇烈腹痛,易被誤診為急腹癥。
4、呼吸困難:由于肺實變通氣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癥而引起呼吸困難、呼吸快而淺。病情嚴重時影響氣體交換,使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而出現(xiàn)紫紺。
5、其他癥狀:少數(shù)有惡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感染者可出現(xiàn)神志模糊、煩躁、嗜睡、昏迷等。
二、診斷標準:
確定肺炎診斷首先必須把肺炎與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區(qū)別開來。呼吸道感染雖然有咳嗽、咳痰和發(fā)熱等癥狀,但各有其特點,上下呼吸道感染無肺實質浸潤,胸部X線檢查可鑒別。其次,必須把肺炎與其他類似肺炎區(qū)別開來。肺炎常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肺結核肺結核多有全身中毒癥狀,如午后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X線胸片見病變多在肺尖或鎖骨上下,密度不勻,消散緩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內(nèi)播散。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一般抗菌藥物治療無效。
2、肺癌多無急性感染中毒癥狀,有時痰中帶血絲。血白細胞計數(shù)不高,若痰中發(fā)現(xiàn)癌細胞可以確診。肺癌可伴發(fā)阻塞性肺炎,經(jīng)抗生素治療后肺炎癥不易消散,或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有時出現(xiàn)肺不張。若經(jīng)過抗生素治療后肺部炎癥不易消散,或暫時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現(xiàn)肺炎,應密切隨訪,對其是有吸煙史及年齡較大的患者,更需加以注意,必要時進一步做CT、MRI、纖維支氣管鏡和痰脫落細胞等檢查,以免貽誤診斷。
3、急性肺膿腫 早期臨床表現(xiàn)與肺炎鏈球菌肺炎相似。但隨著病程病程進展,咳出大量膿臭痰為肺膿腫的特汀X光片顯示膿腔及氣液平,易與肺炎相鑒別。
4、肺血栓栓塞 肺血栓栓塞癥多有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如血栓性靜脈炎、心肺疾病、創(chuàng)傷、手術和腫瘤等病史,可發(fā)生咯血、暈厥,呼吸困難較明顯,頸靜脈充盈,X光線胸片示區(qū)域性肺紋理減少,有時可見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陰影,動脈血氣分析常見低氧血癥及低碳酸血癥。D-二聚體、CT肺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氣/灌注掃描和MRI等檢查可幫助進行鑒別。
5、非感染性肺部浸潤 還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肺不張、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癥和肺血管炎等。
三、分類:
1.細菌性肺炎 如肺炎鏈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2.非典型病原體所致的肺炎 如軍團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3.病毒性肺炎 如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4.真菌性肺炎 如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
5.其它病原體所致的肺炎 如立克次體、弓形蟲、原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發(fā)肺部卡氏肺包子蟲、軍團菌、鳥形分支桿菌、結核菌、弓形體等感染。
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 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藥物等引起的化學性肺炎等。
7.支原體肺炎 由肺炎支氣體引起。
引起肺炎的病原很復雜,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等多種。但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達83%,居首位。在世界范圍內(nèi),有5-10%的健康成人和20-40%的健康兒童是肺炎球菌的攜帶者。肺炎球菌一般寄居在正常人的鼻咽部,一般不會發(fā)病,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感冒、勞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心臟病、長期吸煙等,肺炎球菌即可乘機侵入人體,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竇炎、腦膜炎、心內(nèi)膜炎、敗血癥等。又由于近年來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肺炎球菌對多種藥物產(chǎn)生了耐藥性,這又為治療帶來了困難。
(一)細菌性肺炎
1、需氧革蘭染色陽性球菌,如肺炎鏈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
2、需氧革蘭染色陰性菌,如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
3、厭氧桿菌如棒狀桿菌、梭形桿菌等。
(二)病毒性肺炎 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三)支原體肺炎 由肺炎支氣體引起。
(四)真菌性肺炎 如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線菌等。
(五)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體(如Q熱立克次體)、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弓形體(如鼠弓形體)、原蟲(如卡氐肺孢子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發(fā)肺部卡氏肺包子蟲、軍團菌、鳥形分支桿菌、結核菌、弓形體等感染。
預防調養(yǎng):
①平時注防寒保暖,遇有氣候變化,隨時更換衣著,體虛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風散之類藥物,預防發(fā)生外感。
②戒除吸煙,避免吸入粉塵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氣體。
③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④進食或喂食時,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細嚼慢咽,避免邊吃邊說,交食物嗆吸入肺。
需要與肺結核、肺部腫瘤相鑒別。
1、肺炎食療:
1)板栗燒豬肉(民間方)
配方:板栗250克,瘦豬肉500克,鹽,姜,豆豉各少許。
用法:將板栗去皮,豬肉切塊,加鹽等調料,加水適量紅燒,熟爛即可。
2)苡米百合湯(中醫(yī)驗方)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將兩味放入鍋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3)魚腥草蛋(中醫(yī)驗方)
配方:魚腥草1把,雞蛋數(shù)個。
用法:燉荷包蛋食數(shù)天可愈。
4)鰻魚油飲(民間方)
配方:鰻魚油適量,鹽少許。
用法:在清蒸出來的鰻魚油中放點鹽,每次一小杯,口服兩次。
5)薺菜姜湯(民間方)
配方:鮮薺菜100克,鮮姜10克,鹽少許。
用法:將薺菜洗凈切碎,生姜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兩碗,用食鹽調味,每日兩次服用。
6)奶湯鍋子魚(民間方)
配方:活鯉魚一尾,火腿數(shù)片,玉蘭數(shù)片,香菇數(shù)片,蔥,姜,料酒,鹽,醋,奶湯(雞,鴨,肘子和骨頭燉的湯)適量。
用法:將鯉魚去鱗開膛,除去內(nèi)臟,洗凈切成瓦塊狀,與蔥,姜一起放入油炒久顛翻幾下,加料酒,鹽等調料,然后加入奶湯,再加適量的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燉約3分鐘盛入火鍋內(nèi)食用。
2、肺炎患者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流質,尤其是果汁;
2)新鮮水果和蔬菜;
3)多油魚、蛋和其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咨詢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