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疾病百科詳細

淋病(淋菌性尿道炎)

  • 掛號科室:
  • 發病部位:全身,女性生殖
  • 傳染性:有傳染性
  • 傳播途徑:性傳播,接觸傳播
  • 多發人群:性活躍人群,成年男女性
  • 典型癥狀:尿道口癢 白色黏液狀尿 膿尿 尿道口有白膜形成 尿道局部腫脹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簡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的化膿性感染,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腸和盆腔等處以及血行播散性感染。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  包括了男性急性淋病、男性慢性淋病、女性急性淋病、女性慢性淋病、妊娠合并淋病、播散型淋病、淋病后綜合征等。
典型癥狀:尿道口癢 白色黏液狀尿 膿尿 尿道口有白膜形成 尿道局部腫脹

淋病癥狀診斷

一、分類:

1.單純型淋病 即無合并癥的淋病患者。

①男性急性淋病:

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2~5天。開始尿道口灼癢、紅腫及外翻。排尿時灼痛,伴尿頻,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3~4天后,尿道黏膜上皮發生多數局灶性壞死,產生大量膿性分泌物,排尿時刺痛,龜頭及包皮紅腫顯著。尿道中可見淋絲或血液,晨起時尿道口可結膿痂。伴輕重不等的全身癥狀。

②男性慢性淋病:

一般多無明顯癥狀,當機體抵抗力減低,如過度疲勞、飲酒、性交時,即又出現尿道炎癥狀,但較急性期炎癥輕,尿道分泌物少而稀薄,僅于晨間在尿道口有膿痂黏附,即“糊口”現象。

由于尿道長期存在炎癥,尿道壁纖維組織增生而形成瘢痕,前尿道形成多處瘢痕時,使分泌物不能通暢排出,炎癥易向后尿道、前列腺及精囊擴延,并發前列腺炎、精囊炎,甚至逆行向附睪蔓延,引起附睪炎。排尿終了時尿道中常混有來自后尿道的淋菌,因此,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又為前尿道炎的傳染源。由于前列腺和精囊的分泌物排人后尿道,并不斷刺激后尿道,使其不斷增厚,反過來又影響腺管引流不暢。這樣相互影響,促使淋病病程遷延,不易治愈,并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①女性急性淋病:

感染后開始癥狀輕微或無癥狀,一般經2~3天的潛伏期后,外陰部首先發炎,自覺瘙癢,行走時疼痛,相繼出現尿道炎、宮頸炎、尿道旁腺炎、前庭大腺炎及直腸炎等,其中以宮頸炎最常見。70%的女性淋病患者存在尿道感染。淋菌性宮頸炎常見,多與尿道炎同時出現。

②女性慢性淋病:

急性淋病如未充分治療可轉為慢性。表現為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白帶較多等。

③妊娠合并淋病:

多無臨床癥狀。患淋病的孕婦分娩時,可經過產道而感染胎兒,特別是胎位呈臀先露時尤易被感染,可發生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產、產后敗血癥和子宮內膜炎等。

④幼女淋菌性外陰陰道炎:外陰、會陰和肛周紅腫,陰道膿性分泌物較多,可引起尿痛、局部刺激癥狀和潰爛。

2.有合并癥型淋病

即伴泌尿生殖系合并癥的淋病患者。

①淋病合并癥前列腺炎和淋病合并癥精囊炎:如精囊受累,精液中可混有血液。并發前列腺炎時,會陰部疼痛,直腸指診前列腺腫大、疼痛,精囊腺腫大。

②淋菌性附睪炎與尿道球腺炎:附睪疼痛、腫大及觸痛。并發尿道球腺炎時,會陰部可觸及腫大腺體,患者感不適或鈍痛。并發急性附睪炎時,陰囊紅腫、疼痛,附睪腫痛,精索增粗。

③淋菌性包皮龜頭炎:膿性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龜頭和包皮炎癥。

④腺性尿道炎、潴留囊腫、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及包皮腺膿腫:前尿道的隱窩及腺體可受侵犯,稱為腺性尿道炎。這些腺體如被堵塞,可形成潴留囊腫,囊腫破裂后可形成尿道周圍囊腫。尿道旁腺或尿道周圍炎癥可向陰莖海綿體擴延,常并發淋巴管炎、單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炎。陰莖系帶兩側的包皮腺也可被累及而形成膿腫。

①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開口處紅腫、向外突出,有明顯壓痛及膿性分泌物,嚴重者腺管口被膿性分泌物堵塞而不能排泄,形成前庭大腺膿腫,有明顯疼痛,行動時感困難,可伴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

②淋菌性尿道旁腺炎:擠壓尿道旁腺處有膿性分泌物從尿道外口流出。

③淋菌性肛周炎:陰道分泌物較多時可引流至肛周和會陰引起炎癥。

④淋菌性盆腔炎性疾病(gonococcal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GPID):包括急性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繼發性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和盆腔膿腫等。10%~15%的淋菌性子宮內膜炎可上行感染,發生淋菌性盆腔炎、輸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及宮體炎。可引起輸卵管阻塞、積水及不孕。如與卵巢粘連,可導致輸卵管卵巢膿腫,一旦膿腫破裂可引起化膿性腹膜炎。66%~77%的盆腔炎多發生于月經后,主要見于年輕育齡婦女。典型癥狀為雙側下腹劇痛,一側較重,發熱、全身不適,發熱前可有寒戰,常伴食欲不振、惡心和嘔吐。患者多有月經延長或不規則陰道出血,膿性白帶增多等。

3.泌尿生殖器外型淋病

1)淋菌性結膜炎:多見于新生兒和成人,結膜充血、水腫,有膿性分泌物,嚴重者可致角膜潰瘍和失明。新生兒在分娩通過產道時引起淋病性結膜炎,在出生后1~14天發生,表現為雙眼瞼明顯紅腫,有膿性分泌物溢出,如未及時治療,可累及角膜,形成角膜潰瘍和角膜白斑,導致失明。

2)淋菌性咽炎:多無癥狀,有癥狀者可表現為咽喉部紅腫、水皰、膿皰和膿性分泌物。

3)淋菌性直腸炎:多為肛門瘙癢和燒灼感,排便疼痛,排出黏液和膿性分泌物,直腸充血、水腫、膿性分泌物、糜爛、小潰瘍及裂隙。

4)淋球菌性腹膜炎單側或兩側下腹部疼痛,少數為轉移性下腹部疼痛,但較其他腹膜炎輕。常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灼痛,既往在半年內常有類似癥狀。有不潔性接觸病史。

5)淋病性關節炎:多累及膝、踝、肘、腕和肩關節。 2/3表現為游走性不對稱性關節炎,約1/4表現為單關節痛。關節炎時關節紅、腫、積液或積膿,可引起骨質破壞和關節強直。常伴滑膜炎和腱鞘炎

4.播散型淋病 即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占淋病患者的0.2%~1.9%。低中度發熱,體溫多在39℃以下,可伴乏力、食欲下降等其他癥狀。

5.淋病后綜合征(postgonorrhea syndrome,PGS) 指淋病治療后實驗室檢查陰性而仍有某些癥狀或體征者。有尿道炎樣、前列腺炎樣癥狀。

二、診斷標準:

淋病的診斷必須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結果綜合分析才能作出。

淋病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傳染途徑:

1、通過性接觸傳染

成人特別是男性淋病99%-100%屬于性交傳染。傳播速度快,而且感染率很高,感染后3-5天即可發病。感染人群中以青壯年為主。

目前,我國以暗娼為主要傳染源。調查資料表明,在淋病患者中男女一次性交感染率為22%-35%;男女雙方感染率是男性易于傳染給女性。

2、非性接觸傳染

此種情況較少,主要是接觸病人含淋病雙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腳布腳盆、衣被,甚至于廁所的馬桶圈等均可傳染。特別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

病原體:

    1.發現 1879年,奈瑟從35例急性尿道炎、陰道炎及新生兒急性結膜炎病人的分泌物中,分離出淋病雙球菌。1885年,Bumm在人、牛或羊的凝固血清培養基上培養淋球菌獲得成功,將菌種接種于健康人的尿道內也可產生同樣的癥狀。至此,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體的結論始告成立。

2.形態與染色 淋球菌呈卵圓形或豆形,菌體長0.6~0.8µm,寬約0.5µm。常成對排列,鄰近面扁平或稍凹陷,像兩粒豆子對在一起。無鞭毛,不形成芽孢。在急性感染的機體內,其形態較典型,多位于細胞漿內。慢性期則在細胞外。淋球菌革蘭染色陰性。用堿性美藍染色時,菌體呈藍色。用Pappehheim Saathof染色時,菌體呈紅色,背景為天藍色,十分清晰。

淋球菌在人工培養基上有五種不同的菌落形態,分別稱為T1,T2,T3,T4,T5,其中T1和T2有毒力,T3和T4無菌毛,不能感染人類。

3.菌體結構 淋球菌的致病主要與菌體外面的結構有密切關系。淋球菌外面結構為外膜,外膜的主要成分為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膜蛋白可使淋球菌黏附于人體黏膜上,通過細胞吞噬作用進人細胞,在細胞內大量繁殖,導致細胞崩解,淋球菌擴散到黏膜下層引起感染。菌毛易黏附于子宮腔和口腔上皮細胞表面,有致病力及傳染性。

4.培養與生化特性 在含有動物蛋白質如血液、血清、蛋黃、腹水等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培養的適宜溫度為35~36℃,適宜pH為7.5,需要在5%二氧化碳的環境中培養。

在人體尿道中可使葡萄糖發酵,但不能使果糖發酵,因此,可利用這一特性作葡萄糖發酵試驗,以與腦膜炎雙球菌鑒別。淋球菌不產生靛基質及硫化氫,在生長過程中可產生氧化酶,這在早期鑒定有一定意義。

5.營養分型 根據淋球菌培養時所需要的氨基酸和核酸營養基礎,可將淋球菌分為35個營養型,其中Arg、Hyx、Ura型淋球菌可引起無癥狀淋病及播散性淋病,對血清具有抗力,但對青霉素及其他一些藥物則敏感。

6.抵抗力 淋球菌較為嬌嫩,最怕干燥,適宜在潮濕、溫度為35~36℃、含2.5%~5.0%二氧化碳的條件下生長,其生長的最適pH為7.0~7.5。淋球菌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當差,在完全干燥的環境中1~2h即死亡,但若附著于衣褲和被褥中,則能生存18~24h,在厚層膿液或濕潤的物體上可存活數天。在50℃僅能存活5min。淋球菌對常用的黏膜殺菌劑抵抗力很弱。它對可溶性銀鹽尤其敏感,1∶4000硝酸銀溶液可使其在7min內死亡,使膿液中的淋球菌2min內死亡。1%苯酚(石炭酸)溶液能在3min內將其殺滅。除耐藥菌株外,淋球菌對抗生素敏感,但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濃度逐漸有所提高。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1)對上皮的親和力:淋球菌對柱狀上皮和移行上皮有特別的親和力。男女性尿道,女性宮頸覆蓋柱狀上皮和移行上皮,故易受淋球菌侵襲,而男性舟狀窩和女性陰道為復層扁平上皮覆蓋,對其抵抗力較強,一般不受侵犯,或炎癥很輕,故成年婦女淋菌性陰道炎少見。幼女由于陰道黏膜為柱狀上皮,因此易于受染。皮膚不易被淋球菌感染,罕見有原發性淋球菌皮膚感染。人類對淋球菌無先天免疫性,痊愈后可發生再感染。

(2)黏附:淋球菌菌毛上的特異性受體可與黏膜細胞相應部位結合;其外膜蛋白Ⅱ可介導黏附過程;它還可釋放IgAl分解酶,抗拒細胞的排斥作用。這樣,淋球菌與上皮細胞迅速黏和。微環境中的酸堿度、離子橋、疏水結構和性激素等也可促進黏附過程。

(3)侵入與感染:淋球菌吸附于上皮細胞的微絨毛,其外膜蛋白I轉移至細胞膜內,然后淋球菌被細胞吞噬而進入細胞內。淋球菌菌毛可吸附于精子上,可迅速上行到宮頸管。宮頸管的黏液可暫時阻止淋球菌至宮腔,而在宮頸的柱狀上皮細胞內繁殖致病。淋球菌一旦侵入細胞,就開始增殖,并損傷上皮細胞。細胞溶解后釋放淋球菌至黏膜下間隙,引起黏膜下層的感染。

(4)病變形成:淋球菌侵人黏膜下層后繼續增殖,約在36h內繁殖一代。通過其內毒素脂多糖、補體和IgM等協同作用,形成炎癥反應,使黏膜紅腫。同時,由于白細胞的聚集和死亡,上皮細胞的壞死與脫落,出現了膿液。腺體和隱窩開口處病變最為嚴重。

(5)蔓延播散:淋球菌感染后造成的炎癥可沿泌尿、生殖道蔓延播散,在男性可擴展至前列腺、精囊腺、輸精管和附睪,在女性可蔓延到子宮、輸卵管和盆腔。嚴重時淋球菌可進入血液向全身各個組織器官播散,導致播散性感染。

2.耐藥機制

(1)耐藥菌株的類型:到目前為止,發現了4種耐藥性淋球菌菌株。

①PPNG菌株:為由細菌的質粒介導的耐青霉素菌株。近年來,已分離出不同質粒型的PPNG菌株。

②CMRNG菌株:是由細菌染色體介導的耐藥菌株。其耐藥譜廣泛,包括青霉素、四環素、頭孢菌素、鏈霉素和大觀霉素等。

③TRNG菌株:為由細菌質粒介導的耐四環素菌株。

④耐氟喹諾酮菌株:是由細菌染色體介導的耐藥菌株,耐藥譜包括環丙沙星、氟哌酸和氧氟沙星(氟嗪酸)等。

(2)耐藥菌株產生的原因:

①PPNG菌株:該菌株具有一種染色體外遺傳物質,稱質粒,系由嗜血菌屬獲得的控制酶所產生,并可遺傳給后代。質粒使胞質中攜帶耐藥性的基因R因子突變,從而帶有產生β-內酰胺酶的密碼。此酶可裂解青霉素的β-內酰胺環,使其失去抗菌作用。

②CMRNG菌株:淋球菌染色體中的許多遺傳位點都可發生基因突變,從而改變了藥物作用位點,導致耐藥性的產生。

③TRNG菌株:其耐藥原因的具體細節尚不清楚。

④耐氟喹諾酮菌株:涉及淋球菌染色體中數個遺傳位點的基因突變,不同位點的聯合突變決定耐藥的程度和方式。已報道有3種耐藥機制:gyrA基因編碼的DNA旋轉酶A亞單位發生突變;parC基因編碼的DNA拓撲異構酶Ⅳ發生突變;細胞內藥物累積量減少。

(3)促使淋球菌耐藥的因素:

①抗生素劑量不足:使淋球菌長期處于亞治療劑量的作用下,日久便產生對青霉素類的耐藥性。

②濫用抗生素進行預防:已證明,隨意使用青霉素作化學預防很容易促進青霉素耐藥菌株的產生。

③抗生素多劑量治療:抗生素多劑量治療更易在體內選擇出氟喹諾酮類耐藥性增高的淋球菌菌株。

淋病預防

    1. 宣傳性傳播疾病知識,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嚴禁嫖娼賣淫。

2. 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淋球菌感染發病率。可在性交前后各服用氟哌酸或阿莫西林,可有效的預防性病的感染。

3. 30天內接觸過患者的性伴侶應做淋菌檢查,并進行預防性治療。性伴同時治療。

4. 淋病的預防還應注意應禁止淋病病人與兒童,特別是女孩同床、共浴或公用浴盆、浴巾等。在患病率較高的地區,應對所有新生兒用硝酸銀溶液或其他有效的抗生素滴眼液點眼,防止發生淋菌性眼炎。

        淋病鑒別診斷

     1.與男、女性淋病鑒別的疾病


(1)非特異性尿道炎:常有明顯的發病誘因,如插導尿管、尿道探子、泌尿生殖道或鄰近器官的炎癥等病史。分泌物涂片染色可檢出Gram陽性球菌。

(2)NGU:臨床癥狀與淋病類似,但較輕,潛伏期比淋病長,達1~3周,分泌物量少且呈漿液性,排尿困難極少見,無全身癥狀,取分泌物作檢查時常可發現衣原體或支原體。

(3)軟下疳:損害一般位于外生殖器部位,發生于尿道口、舟狀窩者有膿性分泌物,尿道口紅腫和劇痛,潰瘍處可檢出Ducrey嗜血桿菌。

(4)生殖器皰疹:為HSV引起,損害為集簇性水皰,一般位于外生殖器、肛周,偶見于宮頸,發生于尿道者可有少量分泌物及尿道刺痛或不適,常伴局部燒灼感,疼痛明顯,可反復發作。

(5)固定型藥疹:有服藥或注射用藥史,多由磺胺類、巴比妥類、水楊酸鹽類或四環素類等引起。常于外生殖器皮膚黏膜交界處發生紅斑、水腫、水皰、糜爛及滲出等,伴瘙癢或疼痛,尿道口無紅腫及外翻等。

(6)結核性尿道炎:可有尿道刺痛及少量分泌物,但無性接觸史,查不到淋球菌,可查見結核桿菌,伴有其他部位結核的癥狀。

2.與男性淋病鑒別的疾病

(1)包皮龜頭炎:常見于包皮過長或包莖者,多由包皮垢刺激及繼發化膿菌感染所致,包皮內葉、龜頭及冠狀溝紅腫,有較多的污垢及膿性分泌物,無泌尿道癥狀及尿道口紅腫、流膿等。

(2)尿混濁:尿液呈乳白色,靜置后有鹽類結晶的沉渣,不伴有自覺癥狀。

3.與女性淋病鑒別的疾病

(1)念珠菌性陰道炎:外陰及陰道口瘙癢,白帶較多,如水樣或凝乳狀,陰道黏膜紅腫、糜爛,可有白膜附著于陰道壁,取白膜涂片鏡檢可見菌絲及孢子。

(2)滴蟲性陰道炎:自覺陰道內有蟻行樣瘙癢,陰道分泌物常呈粉紅色泡沫狀,陰道黏膜多有出血,宮頸可有草莓狀突起物和點狀出血,陰道分泌物中可檢出滴蟲。

(3)細菌性陰道病:主要為頑固性白帶增多,呈灰白色,非化膿性,并帶有“魚腥樣”氣味,從陰道分泌物中可檢出Gardner桿菌和厭氧菌。

(4)幼女金葡菌性外陰炎:多見于學齡前或學齡期女孩,好發于夏季,外陰、肛周紅腫,有膿皰或膿性分泌物、伴疼痛或瘙癢,分泌物涂片可檢出Gram陽性球菌。

4.與GPID鑒別的疾病

有急性闌尾炎、感染性流產、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異位妊娠、卵巢囊腫蒂扭轉或破裂等。

淋病飲食保健

      一、淋病食療方:

1.滑石粥:方法來自《壽親養老新書》,主要用品:滑石30g,瞿麥10g,粳米30~60g。制作方法:先將滑石用布包扎,再與瞿麥同入水中煎煮,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稀粥。

用法:空腹服用。針對的病癥類型:主治淋病屬濕熱證者。

2.冬葵湯:方法來自《藥性論》,主要用品:冬葵葉200g。制作方法:煮湯食。

針對的病癥類型:淋病屬濕熱證者。

3.石韋湯:方法來自《貴州草藥》。主要用品:石韋15g,連線草15g,豬鬃草15g。

制作方法:水煎取汁,代茶頻飲。針對的病癥類型:各型淋病。

4.葵根飲:方法來自《圣惠方》。主要用品:冬葵根30g,車前子15g。

制作方法:煎湯取汁,代茶飲。針對的病癥類型:各型淋病

5.蓮子(去心)60克,生甘草10克,同水煎至蓮子熟爛,加入冰糖適量。吃蓮子,喝湯。

6.將大黃3克研末,雞蛋1個,挖1個小孔,放入藥末,以濕紙封口蒸熟,每日一次。

7.蘿卜1500克,洗凈,去皮,切片,用蜂蜜適量浸泡10分鐘,放在瓦上焙干,再浸再焙(不要焙焦),連續3遍。每次嚼服數片,鹽水送服,每日4—5次。

二、淋病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清淡飲食。急性發作期宜食粳米稀飯、面條、銀耳湯、綠豆湯,以及清熱解毒的水果、蔬菜等。

2.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病情穩定后宜食蛋糕、餛飩、水餃、牛奶、豆漿、雞蛋、豬瘦肉、蝦仁、新鮮蔬菜、水果等。可甜咸相間,少量多次。尚應多飲水,以促進毒素排泄。

三、淋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大蔥、芥末、酒、濃茶等。

2.少吃燥熱動火食物,如韭菜、榨菜、雪里紅、香菜、羊肉等食物。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細請咨詢醫生)

盆腔炎,腹膜炎,前列腺炎,附睪炎,尿道炎
鄭重提醒: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用戶登錄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午夜|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第44页|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1313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观看|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