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連心】嫌店里錦旗太小 患者網購大號錦旗致謝
【醫患連心】嫌店里錦旗太小 患者網購大號錦旗致謝
這位身材魁梧的沿河漢子是德江縣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患者張雙銀的家屬,他身后的錦旗跟他的身材一樣“魁梧”。他說自己對德江不熟悉,做錦旗的時候,找不到做錦旗的店,后來找到了一家,覺得那個尺寸“小得甲,拿呆手頭點都看不上眼兒唉”,就上淘寶網訂做了一個大號。他一邊用手比劃,一邊用地道的沿河話說著錦旗的事兒,似乎覺得型號小了匹配不上心里滿滿的感激之情。
“她目前這個康復效果,我們是心滿意足了,完全沒想到。”從他的嘴里和臉上都能感覺得到一種自然流露的感動和規劃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張銀雙當時在省外治療花了家里不少錢,后來決定回家做康復。回來便到處打聽哪里比較好,有身邊朋友和親戚說德江縣人民醫院還可以。即便如此,為了找一個滿意的康復地點,他還是去了銅仁幾家醫療機構“實地查看”,回來路上順便到德江縣人民醫院康復科醫學科“踩點兒”,終于定了下來。
最初選擇德江縣人民醫院,打動他的是治療環境和服務態度,他說這兒的醫生、護士不冰冷,不陌生,讓人溫暖;后來網上買大號錦旗,打動他的除了治療環境和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更有讓他感到意外的親人的康復效果,錦旗上“關愛病人,勝似家人”也許就是最有力的回答吧。
從康復大廳里的鏡子,患者們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在家人的陪伴下做著各自的康復訓練。這是一面與眾不同的鏡子,鏡子里的他們有期待康復的堅韌,有家人陪伴共渡難關的溫暖,有未來的幸福希望,還有對“健康”二字的重新審視。
他們說著康復,聊著家,講起家人,今天,因為老家寨子里有老人過世,張銀雙要跟家人一起回沿河縣土家族自治縣客田鎮黃家村老家幫忙,說開車要4個多小時,查了一下地圖,居然有近160公里。
康復醫學科的走廊里,張銀雙穩健地走在家人的身邊,一起踏上回家的路,背影里寫滿了明天的幸福,康復的意義也許就在這樣的千百個背影中體現……
(簡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