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人民醫院參加貴州首次高速隧道事故應急演練
【特別關注】德江縣人民醫院參加貴州首次高速隧道事故應急演練
直升機火速出動上演救援“大片”
德江縣人民醫院參加貴州首次高速隧道事故應急演練
德江縣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參加9月20日在德江南站開展的貴州省高速公路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是繼簽訂直升機120急救中心合作協議后首次探索、磨合地面120與“空中120”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
9月20日上午10時16分, 貴州沿德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黃河溪隧道下行K83+350處,一輛滿載旅客的大客車突然爆胎,后方一輛皮卡車控制不及追尾,導致皮卡車在劇烈的撞擊下起火,司機受重傷,被困車內無法逃離,下行主線通行中斷,情況十分緊急……危急時刻,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應急指揮中心調派金匯救援直升機迅速開展“空地一體化”救援。
演練隊伍集結到位
這是貴州省沿德高速公路黃河溪隧道事故應急演練的一幕。據了解,本次應急演練由貴州省交通運輸廳主辦,貴州交通信息與應急指揮中心、中交沿德高速公路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德江縣公安局、縣公安消防中隊、德江縣人民醫院、沿德高速公路交警大隊、沿德高速路政政執法大隊等單位協辦。如此大規模、多部門聯合開展、且引入救援直升機的高速公路隧道應急演練,在貴州省尚屬首次。
演練隊伍緊急出動
本次演練旨在提高隧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通過演練檢驗貴州交通應急救援綜合保障能力,鍛煉交通應急保障隊伍,完善協調聯動機制,提升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搶險處置能力。“請各位乘客跟隨駕駛人員按照隧道內應急指示燈和標牌,有序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根據監控視頻反映的情況,沿德高速公路監控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通過隧道內的應急廣播引導事故現場人員撤離。
隧道事故處理現場
同一時間,沿德高速公路業主單位中交貴州沿德公司立即啟動四級應急預案,向貴州省路網中心及其他上級單位部門報送情況,并通知消防、醫療等單位立即趕往現場參與救援,隧道內風機同時關閉,防止火勢擴大。
“傷者”通過直升機送往醫院
現在火災被撲滅后,醫護人員進入車內對“傷員”進行止血和初步救治,消防人員實施破拆車門,將“傷員”解救出來后,醫護人員認為病情比較危重,需要緊急送往醫院救治。高速交警協調廳應急指揮中心調度金匯通航的應急救援直升機立即前往附近起落點轉運重傷員。金匯通航接到指令即刻派出專業醫療構型救援直升機AW119,機上配備了適航的呼吸機、除顫機、注射泵、吸引器等醫療設備,搭載德江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飛往隧道口附近的臨時起降點,實施空地接駁救援。
金匯通航應急救援直升機迅速轉移“傷員”到三甲醫院救治的同時,人保財險德江支公司的保險理賠車與土建機電養護隊伍對現場進行勘察評估、養護隊伍進入隧道清理現場、事故車輛拖離……一項項工作緊張而有序地相繼進行,各方協同緊密合作。
10點54分,經各方評估認為事故現場已清理完畢,滿足通車條件,黃河溪隧道恢復正常通行。
在事故發生接到報警后短短40分鐘時間內,經過各方緊密配合、高效銜接,事故得到妥善處置,直升機空中救援全程用時僅幾分鐘,就可做到對于傷者的院前急救及轉移,極大程度縮短了救援時間,爭分奪秒守護生命,應急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衛東在貴州路網中心監控大廳觀摩演練并對相關工作提出要求。高衛東指出,近年來貴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快速增長,為貴州社會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貴州高速公路隧道數量眾多、風險隱患復雜,一旦發生事故,救援難度高、人身傷害威脅大。他要求,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要加強與公安、安監、氣象、國土、旅游、消防、醫療衛生、航空公司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深化合作方式方法,切實做到“跨界共融、數據共享、責任共擔、安全共治”,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據了解,2018年7月,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與金匯通航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交通運輸空中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直升機服務于交通運輸安全應急處置,共同致力于建立長期、高效、及時的交通運輸空中應急救援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交通運輸綜合安全保障能力。
擔任本次演練總指揮的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章征宇并對本次演練作出點評。他表示,本次演練,完整再現了事故處置全過程,完全模擬現實應急狀況進行,接近真實環境,是具有實戰意義的一次演練。尤其是首次開展地面與空中聯合救援,提升了救援效率,表明了交通運輸行業空地一體化救援體系初步建成。
(簡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