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暫時分離時的母乳喂養健康宣教
母嬰暫時分離時的母乳喂養健康宣教
(產科供稿 咨詢電話8520452)
生病的嬰兒更需要母乳營養的支持,有益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
母親生病時所產生的抗體,在哺乳過程中通過乳汁帶給嬰兒,保護嬰兒免受感染。因此,當母嬰生病時,除絕對禁忌癥外,護理人員都要給予鼓勵、支持和耐心指導促使母乳喂養繼續進行
1.早產兒或患兒與母親分離時
(1) 幫助母親在分娩后6小時內首次擠奶。
(2) 忌用橡皮奶頭,按不同胎齡等情況,選用鼻飼管、滴管、小杯或小匙喂養嬰兒。
(3) 增加母嬰間接觸鼓勵母親看望和撫摸嬰兒,或母親隨嬰兒住院,增加母嬰之間情感聯系,促進乳汁分泌。
2.母親因工作與嬰兒分離時
(1)建立哺乳室,有女職工的單位,應建立哺乳室,母親們可在工作時間內,定時喂養自己的孩子。在哺乳室內,母親們還可互相交流體會和傳遞哺乳經驗。
(2)建立家庭化簡易奶庫
①條件a.單位和家庭均有可貯存的冰箱(4℃);b.有成人在家里照料孩子;c.備有消毒大口瓶(100~200毫升)若干只;d.母親受過采集乳汁的指導。
a.上班前喂奶1~2次:
b.帶上貼有標簽的大口有蓋消毒瓶3—4只;
c.工作時,每3小時擠奶一次,寫上名字、日期、時間后貯入4℃冰箱;
d下班后,用手提式保溫箱將擠出奶帶回家貯存冰箱,供次日喂養嬰兒(按擠出奶的先后):
e.回家后,盡量頻繁哺乳.尤其要堅持夜間哺乳,彌補白天刺激乳頭不足的現象。在相同吸吮情況下.夜間所釋放的催乳素比白天多,可以使工作母親的乳汁分泌量完全滿足嬰兒需要。
3、母親因住院與嬰兒分離時或嬰兒生病住院時
(1)開設母子病房
(2)定時擠出乳汁母親因服特殊藥物或其他原因暫時不能喂養時,必須定時擠掉乳汁,以防乳汁枯萎而影響病愈后繼續哺乳。